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年前,为什么离职的人特别多?
员工,工作,都是过年前,为什么离职的人特别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过年前,为什么离职的人特别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想一年了,没有应得的回报,所以就想回家算了,明年再找下一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
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什么时候离职,马云说过无非两点,钱给的不到位或者心委屈了,其实关于春节前的离职潮,还有其他原因。
原因:1.春节前离职潮早已有之,经济环境好更甚,今年这个阶段敢于“跳槽”的人不多;
2.春节前,近年底,大部分公司都在这个时候发年终奖,拿到年终奖后早已有离职计划的变再也没有“挂念”了;
3.年底年初,正是企业做新的筹划和工作计划的阶段,有了新的蓝图,或者招新,或者优化,都会涉及人事变动;
4.往往人事变动都成效应形式发酵,有人离开就有人来,有人来,就有人从别的地方离职,于是离职高峰期呈现了……;
5.在这个机会最大化呈现的时间节点,是最佳的“跳槽”时机,那些渴望更大的平台和收益,还有厌倦环境的,被“优化”的都会在这个节点变动。
@职场蛙 @头条职场 @职场小钢炮 @情商职场 @求职行动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很多人会在农历年前离职是因为很多公司都是公历年底发奖金,大部分人会选择拿完年终奖离职,对于个体来说过完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我想最头疼的几件事情里一定就包括年底的离职潮。
“等老子拿完年终奖,老子就不干了!”这是我在楼道里吸烟区听到的我手底下的职工说的话。每年的年底都是离职的高峰期,拿完年终奖,把辞职信往我脸上一甩,都抱着“拿钱走人,回家过年”的想法,潇洒的拍拍屁股走人。而拿完年终奖就走人,似乎也是中国职场的一大特色。而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角度来说,其实员工离职对一个公司的损失还是很大的。据我公司不完全统计,一个员工离职后,从招聘再到工作顺利上手,其中光人员的替换成本就高达原先离职员工年薪的150%---180%。如果离开的是核心职工(如技术大牛、项目经理等等)则代价更高。所以如何应对职工的年底离职潮,是每一个人力资源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应该如何思考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搞清楚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2、 如何安抚员工的离职情绪?
3、 未雨绸缪---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培养。
第一,搞清楚员工为什么要离职?其实人都有感情,对于自己相对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会有一定的留恋。如果肯定是有什么令他特别不满意或者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地方才会离职。因此,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走,是帮助自己公司现梳理和解决现阶段问题,找到与其他企业差距的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为什么他们要走呢?其实这点马云爸爸已经帮咱们总结出来了。马云说:“员工离职有两点最真实:第一点,钱没到位。第二点,心里受委屈了。”所以作为人力资源部,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和情感交流,让离职员工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从而去了解离职员工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样你可以获得离职员工的心里话。通过与离职人员的深入沟通、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为公司制定和规划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向,从而更好的去服务于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第二,如何安抚员工离职情绪?其实,员工在离职的时候并不是像在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冲动,因为员工也要考虑到自己离职后所要承担的风险与后果,所以离职,绝对不是员工一时兴起做出的决定。所以HR要关注员工平时的状态,提前预警和处理, 采取有效的行为方法及时倾听员工的心声,将员工的不满情绪及时的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达到降低离职率的目的。员工需要什么,及时给予员工什么。
第三,未雨绸缪---做好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那么人才储备的过程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要根据公司自身的发展目标来确认相应的人才需求,进行重点培养。接着,及时跟进核心员工的情况(身体、心里、家庭等等)。然后,定期对关键岗位人才进行后备新人培养。最后,聘用猎头即使有关键人才流失也能及时招聘顶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在评论区批评指正,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以下几点吧:
1.离职的多半是年轻人,受点委屈就不干了,也有可能觉得工作确实不合适
2.现在的工作不光是只挣钱就好的,还要公司有活人气,如果没有活人气哪怕工资高也可能辞职
上一篇:过年了,你为父母准备了什么礼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