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神白起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秦国,秦王,邯郸战神白起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刎杜邮
长平之战后,白起深知,此时的赵国已无兵可用,于是,他继续率军北上占领上党全郡,然后将秦军兵分两路,前后夹击,包围邯郸。
此时,邯郸城内的守军不过十万,而白起手中则握有四十万大军,于他而言,拿下邯郸简直易如反掌。
不料,正当白起准备举兵攻灭赵国时,突然接到了秦王嬴稷的诏书:
大势有变,武安君立即班师,不得迟误。
白起十分不甘心,赵国危如累卵,只差一步便可灭之,之后,统一之乱便是一片坦途。他又气又急,可也不敢违旨,四十万大军在手,若不奉召,便是谋反。
最终,白起只得撤兵,返回咸阳。到了咸阳之后,他就四处打听,为秦王谋划退兵之策的到底是谁,最终查到秦相范雎身上。
原来,长平之战时,韩魏两国的国君以为这场战役能持续个两三年,他们乐得坐山观虎斗,最好秦国与赵国拼个两败俱伤,这样秦国就没有精力再攻打别国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赵国派出的赵括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当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消息如狂风般袭来的时候,两国的国君慌了,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于是,他们连夜找群臣商议对策,思来想去,他们找到了苏代,希望靠他能挽回颓势。苏代是一代纵横家苏秦的弟弟,在接到任务后,他连夜赶往咸阳,求见了丞相范雎。
苏代一上来就将白起围困邯郸的事情怪在了范雎头上,质问他为何不规劝于秦王,命白起退兵。
范雎被苏代给整蒙了,他不明白这件事为何会怪到他头上。更何况,长平之战大捷,归根结底,是他的远交近攻之策用得好,到时候秦国统一天下,定有他的功劳,为何要退兵。
范雎疑惑地看着苏代,只见苏代笑了笑,说道:“赵国将廉颇换下,改用无能的赵括,长平兵败乃是咎由自取,可是眼下危急的并不是赵国,而是丞相大人您啊!”
范雎闻言,立刻明白了苏代的来意,于是说道:“还请先生言明。”
苏代继续说道:“攻灭赵国非一日之功,即便白起能攻下邯郸,赵国面临亡国之祸,必会向齐、魏两国投诚,到时候,齐、魏两国既受赵国土地,便会合纵伐秦,倒是,秦国只得一邯郸,却得罪天下列国,实非上策。”
可范雎却不上当,直言道:“我大秦有武安君白起,生平从无败绩,六国合纵,又有何惧?”
苏代闻言却说:“武安君一出,无人敢与其争锋,合纵联盟必然溃败,可到时候,您这丞相还有何用呢?”
苏代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击中了范雎的心事。范雎之所以能稳坐丞相之位,就是因为他的远交近攻之策,可若是白起攻下邯郸,秦国统一了天下,他这个丞相就真成了废人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高位,他接受了苏代的建议,连忙进宫请见了秦王。
面对范雎的劝谏,秦王却有些为难。长平一战,秦国出动举国之兵,几乎是孤注一掷,既然已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得一个上党,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
范雎见秦王不松口,于是又进言道,若是想要拿地,何需劳烦大军,只要一封文书,便能让赵、韩两国割地,岂不比强攻邯郸来的轻松。
在范雎的劝说下,秦王心动了,随即让范雎着手处理此事。
范雎是个富有心计的人,虽然他接受了苏代的建议,但是他也向苏代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若他能说动秦王撤军,苏代作为回报,也要说动赵、韩两国割地求和。
苏代得到范雎的承诺后,出了咸阳,先后奔走于赵、韩二国。这两国在之前的大战中早已元气大伤,根本没有资格与秦国谈判,听苏代说,割地便能让白起撤军,连连答应。
随后,苏代将赵、韩两国割地求和的文书交给了范雎,秦王见他们愿意割让六座城池,于是下令让白起撤军。
白起回到咸阳后,越想越不甘心,多次进宫向秦王请战,但都被秦王否决了。
转眼过去了数月,白起知道,此时的赵国必定已经招兵买马,补充军力,如今再想进攻邯郸,攻灭赵国,已是不可能了。
白起一生的心愿便是助秦国统一六国,奈何秦王听信范雎的谗言,命他撤兵,他实在是不甘心。眼见唾手可得的辉煌荣誉化为乌有,白起气急攻心,竟然一病不起。
此后,他开始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安心养病,也逐渐淡出了秦国的权力中心。
长平之战过去半年后,赵国迟迟不献出城池,还在此时集合全国的兵力和粮草辎重,大有要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秦昭王大怒,想要起兵攻打赵国,他再次命白起为将,可是白起的病一直未见好转,无奈之下,他只得派五大夫王陵为主帅,领二十万大军大举伐赵。
可是,秦军在邯郸城外与赵军相持了三个多月,秦军折损近五万兵马,仍旧难以撼动邯郸。当战报传回咸阳,秦昭王忧心如焚,只好派范雎去探望白起,结果却吃了闭门羹。
无奈之下,秦昭王只好亲自前去探望。
秦昭王深知,白起对邯郸撤兵一事耿耿于怀,更是对范雎恨之入骨,于是好言相劝,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
可是,白起却坚持己见,他认为,战机已失,进攻邯郸并非上策。
长平之战,秦军亦损失惨重,国内兵力空虚,长平杀降,天下怨之,到时定会全力救援邯郸。不如趁此时援军未到,赶紧撤兵,保全秦军实力。
秦王见白起一再推脱,便强硬地问道:“若是寡人非要武安君出征呢?”
白起却坚定地回道:“大王若非要伐赵,可派遣他人前往,臣久病未愈,实在不堪担此大任。”
白起的一再拒绝让秦昭王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回到秦王宫后,他越想越气,于是召来范雎商议此事。
范雎见秦昭王也被气了回来,深知这次恐怕很难再请动白起带兵出征,于是向秦昭王推荐了王龁。秦昭王很快便启用了王龁,让他领兵出征,他要让白起看看,秦国不是非他不可。
公元前258年,王龁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再度包围邯郸,可事情正如白起预料的那样,各诸侯国终于按捺不住了,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共率二十万大军从河内入赵,猛攻秦军后背。
邯郸守军见援军到了,便趁势杀出,在三国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秦军大败,后撤到上党清点人马,竟折损了将近十万兵马。
上一篇:花盆里放铁丁能给花补充铁元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