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神白起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秦国,秦王,邯郸战神白起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加上范睢挑拨内斗,最终造成了白起的自杀。有人还曾批评白起身为军人,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更是一种偏狭,白起当然是一个军人,而且是一个职业军人。但他更有着身为统帅和国之重臣的洞察力。白起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正因为他处处心思缜密,所以一生毫无败绩。如果只是单纯地执行命令,白起将不再是白起,只不过是一个武将只负责执行命令而已。
又如何能够决策沙场,洞察战场上千钧一发的形势。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完全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去说的。不论对错,不论成败。 当这种观念普及到民众,在没有了战场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主仆关系。哪一个国家也不会希望自己的一国统帅只是一个听从命令的机器。手握国之重器,必然要为国家考虑。能够不凭君王的一起偏狭好恶将国家拉入深渊。这也正是白起也正是秦国崛起的原因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大秦战神、武安君白起由于粮草不继、又急于一举灭赵,竟然一举屠戮了韩赵四十万降兵。然后派遣亲信卫先生回国请兵粮以趁胜围攻邯郸,结果秦王和范雎却因忌惮白起残暴而杀了卫先生,借口国虚民饥,没有军粮而给了赵国喘息之机,于是赵国乘机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一时竟有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之势,白起反思过往得失,这才发现长平杀降乃是一把双刃剑,他终于认识到老子说的一句话:“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转过年九月,秋收之后,秦军又有了充足的粮草,秦昭襄王又想伐赵。白起却表示反对,认为时机不成熟而赵国国内实、交外成,不可讨伐。可惜秦王不听,仍然派王陵攻赵,果然不克。
这下秦王没了面子,又跑去劝白起出马,
可白起估计一直记恨长平之战后秦王不愿送粮之事,就是不愿意出征,秦王只能派别人增兵攻打邯郸,仍然不克,且损失惨重。
秦王大怒,乃强逼白起上战场,又一次遭到了拒绝。时间静止了,两个年过花甲的固执老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互瞪了足足三分钟,谁都不肯让步,谁也不肯松口,愤怒,僵持,凝结……
终于,秦王走了,拂袖而去。君臣关系正式宣告破裂,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下达诏书,削去武安君白起所有官爵,降为士卒,并命他立刻迁往阴密,不得停留。十二月末,秦昭襄王派人日夜驱赶白起。白起不能忍,忿然离开咸阳。另外一边,一直嫉妒白起的相国范雎又在向秦昭襄王告刁状:“吾闻白起之行,其意尚怏怏不服,大有怨言。其托病非真,恐适他国为秦害。”这下戳中了秦昭襄王的软肋——白起若为他国所用则秦亡矣。于是,秦王派了几个使者,带了一把宝剑,追上白起赐给他自处。终于,公元前257年,一代杀神,一代人屠白起在大笑声中将宝剑往颈上一抹,黑色的血浆冲天四溅,一个巨大的身躯重重倒下。
上一篇:花盆里放铁丁能给花补充铁元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