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用手机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危害?
碎片,手机,知识用手机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危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爱阅读的人,他们平时沉默寡言、也很少参与争论;但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语出惊人、一语中的,给人一种“然而我早已看透真相”的感觉。
相反,有一些经常阅读小短文的人,却很难沉下心去阅读一本书了。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手机阅读一点好处都没有呢?
那倒不是。手机阅读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但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我们只需要好好利用就可以了。
如何改善自己的阅读习惯?
分享三个方法:
1.可以用手机阅读,但不能仅限于读文章、刷视频,还要真正尝试去读一两本有营养的书。并且,最好是每个月都抽时间去读。
2.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朋友来说,要啃完一本经典书籍,这很难,不妨由浅入深的阅读,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慢慢习惯这种“读完一本厚书”的感觉。
3.活用碎片时间:你可以用“碎片阅读”的方式读完一本书,但读完之后,要用整块时间来梳理书中的观点、结构。如果还能完成一篇读后感,那就太棒了!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不说利与弊,只是谈一谈个人的想法。本人一直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个伪命题,觉得称之为“碎片化浏览”更合适更贴切。本人认为,学术界或理论界以及广大的读者把“阅读”与“浏览”混淆了,导致“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大行其道。所有的电脑浏览器都叫“浏览器”而不叫“阅读器”,实在是恰如其分的先知之举。
一、阅读的本质是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用手机是不可能的。本人每天也都会用手机“阅读”,但我看的一般都是不用动脑筋的,比如新闻、小说等,看了就看了,记住没记住都无关紧要,只是打发时间而已。孔老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没有思考的“阅读”不是阅读,只是浏览。
二、阅读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是为了汲取他人的智囊与思想,通过不断地积累沉淀为自己的学识,增加自身的内涵,提升自身的修养。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而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书籍。而浏览可能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这也是各大自媒体平台打击“标题党”的原因之一,“标题”吸引了浏览者的目光,占用了浏览者的时间,却没有为浏览者提供有益的内容。
三、碎片化无助于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建立。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够精通所有的知识与学问。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般是尽可能地精于工作所需的专业,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每一个人对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学习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每一个都必须形成自己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碎片化的浏览对于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建立没什么用处。
四、“碎片化阅读”对纸质阅读的冲击是科技进步所造成的某种悲哀。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可是在当下的时代,纸质阅读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可能一年也看不了几页书。回想上世纪八十时代人们疯狂阅读书籍汲取精神食粮的场景,不过区区三十余年,却有沧海桑田之感。坐在电脑前安静地阅读书籍的PDF格式的电子书并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这种阅读方式,本人也非常认可。毕竟,纸质书价格居高不下,从网上下载的成本就非常低了。但是,这种阅读方式远远没有纸质阅读的那种感觉,总是差了一点点的味道。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碎片化阅读”这个概念能够消失,因为真得不能称之为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实说,我真的不认为用手机碎片化阅读有什么危害。
对于这个话题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4个,我来分别说说我的看法。
知识不成体系
抨击用手机碎片化阅读的第1个具有代表性的理由就是他使人们接受的知识碎片化不成系统。针对这一点。其实是由于人们在阅读时过于随意造成的,用手机碎片化阅读其实有两个含义,一个指的是零散的时间,第2个指的是零散的内容。
当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无论是不是碎片化的,如果他没有明确的主题或者目标,只看吸引眼球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肯定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是碎片化的啊。但是导致输入碎片化的原因其实不在于内容碎片化或者时间碎片化,而在于阅读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打算集中学习理财知识,那么他只要在碎片化时间内集中去阅读相关的内容,不就好了?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是同样的理财内容,也是内容来源、作者各不相同,还是零碎呀。这个还是取决于阅读者,如果他对阅读材料根据主题做一个取舍,比如集中于一个作者的内容或集中于一个主题(比如保险、基金等)去阅读,即使是碎片化的时间内的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
另外,如果想获得系统地知识,除了在输入内容上要相对集中、完整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思考和总结。就算你用整块时间去阅读和学习,不思考和总结,同样也无法把知识纳入到你个人的体系当中啊。
所以,不要把得到的知识不成体系的锅全都甩给碎片化阅读。
在浪费时间
我觉得能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阅读,不但不是浪费,反而是高效率啊。
就算你用这短短的几分钟,只是看了一个八卦,也是满足了一下好奇心;学习了一个生活小窍门儿,也同样能有启发;了解了一个知识点,也是一种收获……
至于最终你记没记住,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它是否与你的生活强相关。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利用两三分钟看了一篇如何叠衣服的文章,回家以后马上用起来,让你的衣柜整洁了,这就说明你阅读的东西和你的生活强相关,你也不用费劲儿,自然就记住了。而如果你阅读的是一个经济学的知识点,因为太深奥没记住,那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离你的生活太远。
海量信息让大脑拥堵
有人说读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信息,容易形成大脑的信息拥堵。这个真是想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