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时日军的38式步枪为何被称为三八大盖?
步枪,日本,日军二战时日军的38式步枪为何被称为三八大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种可在枪身上的“三八式”日本假字让中国军民看到了,便自然而然的称之为“三八式”步枪了。上图都是“三八大盖”,你看出分别了么?
不是还有大盖吗?说了莫慌,下面继续说“大盖”。
我们看日本枪,一定要看有没有这个“大盖”,这关系到它是“裸”的还是“穿衣服”的。网络上发的图片并不是所有的三八枪都带了“大盖”,许多人介绍三八步枪,放的很多都是下图那样的“裸机”状态。
三八式装备之前日本人用的是“明治三十年式小銃”(30式),30式参考了22年式村田连发銃(村田22参考了法国M1874和毛瑟1888等武器),也确定了6.5mm小口径子弹的应用,属于甲午以后的装备,30式甚至卖到了白俄和非洲。
上图为装了“大盖”的99步枪,防尘盖确实对机匣的保护起了不少作用。
30式虽然枪械性能不错,却在日俄战争中表现的非常不可靠,它经不起风沙灰尘中的摸爬滚打,尘土进入枪机后极易造成卡壳。当时的日军士兵吃尽了30式的苦头,因为枪械卡壳造成的伤亡相当大,以至于不得不拿绑腿缠住枪身避尘。
战后日军总结了这方面的教训,进行了30式步枪的改造工作,最终生产出带枪机防尘盖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歩兵銃”。参考上图,童鞋们可以看看拉开的“三八大盖”是怎么个“大”法。
上图是“三八式”的前身“三零式”,因为保险处的钩子状拨片,它被取了外号“金钩”。
到1905年,日本的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了“明治三十八年式歩兵銃”取代了30式。这一装备就是几十年,甚至1939年的99式步枪仍然就是个三八式的7.7mm无底缘弹改型,连“大盖”也保留了。
当时领导38式设计的是有坂成章中佐,他代替了村田经芳管理了小石川炮兵工厂并开发出30式,然后当时当时还是少佐的南部麒次郎为后续新枪械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优化设计,将8个零件优化成了5个,由此定型出了三八式。防尘盖属于当时三八式步枪比较突出的创新设计之一,它的确有效的保障了步枪的战斗可靠性,让三八式步枪成为一支经得住摸爬滚打的战场武器。
按照日本的说法,这种防尘罩叫“遊底被”,它并不是个固定件,所以你同样可以看到许多38式步枪没有安装这个东西。
上图可以看看安装了“遊底被”和没安装的裸机三八大盖的区别,这中盖子可能对中国军民为其取“大盖”这个名字产生了不少推动性。毕竟是“外面有个大盖子,下面写着三八式”的步枪嘛。
上图可以看看拆下来的“遊底被”是个什么样,38大盖不要这个“大盖”也能打,只是影响摸爬滚打的野外可靠性。
国民政府后来也对这种“遊底被”产生了兴趣,在1947年的“国防部”《三十六年度国防科学发展研究年报》中提到:“步枪之枪闩,如无防尘设备,则尘易于侵入,影响枪支之使用及寿命甚大”,期望为中正式开发相同的设备。
中国军民得到三八式步枪以后,当然好奇这种特殊的“大盖”机构了,这么明显的特征不取个外号对得起中国人的传统吗?“三八大盖”还算好的,西班牙托马斯公司的“快速”牌手枪因为画了只狗子做LOGO,在中国被人叫“狗牌撸子”上哪哭去?
那么大家现在明白什么是“三八”,什么是“大盖”了吧?
呃,老王原创不易,觉得写的还凑合的话,麻烦点个关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八式步枪,名气非常大,不仅量产时间长,从1905年起生产,更与个头高有关,此枪全长1.275米,仅比日本兵矮20多厘米,日军入伍身高要求1.55米,1940年后为修订为1.45米。
出行时,士兵需将枪口朝上扛在肩上,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5发弹仓供弹,是一把栓动步枪,作为一战的装备,到了二战和与美军汤姆逊、苏军波波沙、德军Mp-40等冲锋枪相比,简直就是烧火棍。
三八大盖,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军民对侵华日军步兵制式装备三八式步枪的另外一种称呼,属于民间的通俗叫法,体现了三八式步枪的外在特征,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仅次而已。
此枪是参与过日俄战争的三十年式步枪的改造提升版本,其鼻祖是德国的毛瑟步枪,由日本枪械设计师有坂成章设计,用以取代性能不佳的村田式步枪。
鉴于三十年式步枪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使用时,常发现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影响枪械的操控,且撞针容易折断,日本另外一名有名的枪械设计师南部麒次郎将枪机重新进行简化,且在枪机表面增加了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
由南部麒次郎改造提升的三十年式步枪,被重新命名为三十八年式步枪,此后,日军步兵枪械中的三十年式步枪(东北人称“金钩步枪”),就全都被三十八年式步枪所取代,成了日军步兵的制式装备,到40年停产时,三八式步枪共生产了300余万支。
南部麒次郎设计的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能防止沙尘进入枪机,提高了枪械的射击精度,也降低了枪械的故障率;三八式步枪上的防尘盖非常醒目,且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
由于抗战军民对此枪非常熟悉,就取了一个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名字“三八大盖”,就一直流传到战后,即便到了当下,有些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二战时期日军步兵装备的另外一把7.7毫米九九式步枪,但一定知道这把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
当年,不止三八式步枪,其他的日军步兵枪械,也有另外的称呼,譬如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被称为“歪把子”;96式6.5毫米轻机枪,被称作“拐把子”;南部十四式手枪,被叫做“王八盒子”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年为了侵略中国特意加的防尘盖,因为中国是大陆气候春秋风沙大防止枪卡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