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风湿和痛风的症状有什么区别?
痛风,风湿,关节风湿和痛风的症状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预防痛风,应从娃娃抓起,从家长做起!
在广州,有11岁的小学生确诊为痛风。
还有14岁的初中生血尿酸高达900μmol/L,超过正常值的2倍,且出现了痛风症状。
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上半年收治的痛风少儿比去年足足翻了一番!
1
痛风≠风湿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而风湿,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一般比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2
痛风常伴有并发症
痛风常伴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严重者可导致关节严重变形,肾脏损坏,引发尿毒症。
痛风多发于男性人群。痛风的基础是尿酸值高,所以看看自己的体检报告,体内尿酸值高的朋友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3
治疗痛风的常见思路
痛风的治疗原理是排酸,恢复体内免疫代谢机制。
以前一般运用西医疗法,吃西药,但是西医疗法往往有副作用。现在人们已更多地转向中医疗法,运用自然原理解决体内尿酸积累、平衡五脏,从而恢复体内免疫代谢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痛风的朋友应该做到:
1.秋季多饮水
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2.维持正常标准的体重
若体重过重应慢慢减,减重以每月轻1公斤以内为宜,不宜快速减肥和断食(会使细胞崩解产生大量尿酸),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3.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
嘌呤摄取量每日应在100—150毫克以下,尤其应该限制动物内脏(肝、肾、脑等)、海产(鲍鱼、蟹、龙虾、三文鱼、沙丁鱼等)、贝壳食物等,勿食用鱼的外皮(鱼皮也含丰富嘌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局部红肿热痛,多因饮食不当导致,发作猛烈,疼痛难忍,
风湿局部发冷变形增生,多因关节受风寒侵袭导致,隐隐作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和神经)的一组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湿和痛风都会关节疼,风湿有关节畸形,痛风有痛风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它们的病因是一样的,都是全身深筋膜紧缩发硬,症状与病理过程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湿和痛风的症状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于痛风和风湿都会分不清楚,它们不仅名字相似,而且发作方式类似,痛感也都是发作之后一段时间消失。但是,痛风和风湿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那么痛风和风湿的症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痛风的症状:
经常夜间突然发作,发病时疼痛剧烈,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白细胞增多。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导致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肿胀畸形,甚至还会在耳轮、关节及周围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所在处发生溃烂时可析出白色尿酸盐晶体,溃烂处也不容易愈合。
风湿的症状:
风湿病主要发生在受凉、受寒的关节处,因关节处的血液不循环,导致肌肉酸痛,关节肿胀,握力下降。有时还会出现关节的麻木,关节屈伸不直、僵硬。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关节破坏,导致关节处畸形。
痛风是高尿酸症引起的疾病,平时应控制嘌呤摄入,如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酒类、火锅汤等,这些食物痛风患者应当忌口,可以服用一些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风湿病患者则应注意在生活中防寒保暖,病患处可以贴敷祛风散寒的膏药治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