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某些城市教育机构一家挨着一家,多的数不过来这种现象?
家长,孩子,教育机构如何看待某些城市教育机构一家挨着一家,多的数不过来这种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选址逻辑
一方面,无论是k12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在做孩子的教育。而在城市里,学位房往往是分布在学校周边。所以,教育机构,多数都是在围绕着学校、定位匹配的小区。以广州为例,在越秀的环市东一带,由于聚集了数个省一级学校,光是教育为核心的商圈就有3个以上。
另一方面,家长在选择机构时候,距离一定是他们名列前茅的考量因素。线下教育机构,所能服务的家长/学生群体,也就是周边3公里以内,很少能有机构能够突破3公里的空间限制。
潜在客户在哪,机构就出现在哪,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思维了。在机构选址时,必须考察周边的学校资源、小区资源。
除却周边学校、小区、人群消费力等因素以外,另一个考量的点就是其他教育品牌。
案例:我负责都是素质教育居多,并不属于刚需的产品,所以在选址时候,需要做更多的考量。我的办法之一就是看知名品牌在周边的聚拢程度。从他们的财务数据(收集获得),就可以大概评测出营收预测。
3、教育联盟
实在点说,现在教育行业的生意,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容易做。从营销获客、到销售成交、再到教学及其他后端服务。分别对应了不同的难题:营销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家长对比机构或者可选择性强、家长的需求各不相同......
现在也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市场借力打力、联合招生、组合营销才是现在该有的教育运营管理态度(每家就捏着那么点预算,联合才能玩出花)。
教育联盟,合作实现共赢。
以上3点,是我认为教育机构扎堆的主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老是有人看着明显的问题,而不思考为什么呢?
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教育机构?还不就是在学校里面知识汲取完全不够应试教育吗?
就像之前我也有回答过的一个问题。
小学补课,必须举报,课程内容本就不多,最多问题也就出在孩子不认真上课而已。
初中补课,我不表态,因为内容开始慢慢加多,也许有些学生不能适应。
高中补课,这真的,高中内容本来就多,再加上高考作为社会上已经算是最公平的一条人生道路了(对比其他的道路,高考已经算是很公平了),很多家长,很多学生,都抱紧了这条道路,不希望输,所以补课也无可厚非。
我不是在给高中补课找理由,但是确实很多高中补课的学生和给学生找老师的家长不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我们之所以抨击这些教育机构,是因为有一些无良教师,在学校不教,然后去机构才教,然后牟利,这种人才是真正教育的毒瘤,大多数认真教学的好老师也会受其影响,被迫承受社会上那些怀疑的眼光。
真正的兴趣班(在学校没有的,比如钢琴课,舞蹈课之类的,有钱的学校当我没说,现在大多数学校还是没普及的)在学校不能培养的,在外面学习,这不为过。
那些在学校里面“留一手”的老师们,真的应该好好清理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今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最关键要从几下几个点
开始说明,这道题的观点只存在自己的个人意见
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班主任。招的都是高三复读生
承诺提高30分起步,家长掏钱就是奔这但底提高30分来的。
每个学生学费3万元,
0人就是240万。聘请了5个老师,全部是高职称的名师,业余时间来上课,对学生的弱项针对性很强!
其实他们一节课的报酬也并不高,食堂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现象是正常的,新常态,是中国特色,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
自己已经受到生活艰辛之苦,不能让孩子再和自己一样没出息,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
在这知识年代,没有文凭,当不上公务员,当不上公务员,就当不上官,当不上官,你就发不了财,就是苦命一个,活的可怜。
没有文凭,平台不好认证,工作也不好找,传销你都干不了,更别说呼悠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市场经济,大惊小怪的人有毛病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枣庄这里有这样的,家长筹钱并望风请学生本校老师租个地方授课直到参加高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