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争霸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
春秋,王室,楚国春秋争霸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上所述,春秋争霸不仅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顺应时代的社会变革时期,春秋争霸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一段由“邦国制”走向“帝国制”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争霸是诸侯国兼并战争的开始,如果说在西周时期,周王朝还强大的时候,诸侯国还遵守着礼法,互不侵犯,那么东周列国时期,周王室衰落了,诸侯国比较强大的就蠢蠢欲动,不怎么遵王攘夷,互相攻伐,占领土地,大国吃小国。这种情况不过是部落时代兼并战争的继续,直到战国时期,剩下战国七雄,最后被全国吞并了,开始了大一统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不分什么进步还是后退,这只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中华大历史,以天道治天下,以王道治天下,以礼治天下,以法治天下。东周末年,我们实行联邦制,联邦制需要中央,周王室式微,只能有人站出来代替周王室行天下秩序,而春秋五霸提出来的口号都是匡扶王室,管理天下,这个是历史发展必然性。
春秋争霸那个年代,是我们伟大民族从天道政治转向王道政治的时期,我们先民对天道运转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利用,通过天道轮回进行谷物农作物种植,很大程度上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使得我们后期战国时代有了大兵团作战的基础,让我们民族的智慧一次次的散发和累积,可以说没有春秋争霸时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璀璨的文化传承,所以并不是历史后退,而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句话叫做乱世出英雄。如果没有乱世而是歌舞升平的话话,那么英雄人物肯定不会倍出的。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出了无数的思想家,门客,有着无数辉煌叫人难忘的事例,就在于此起彼伏的兼并与被兼并,战争与被战争之间的天下被搅得寒彻,要能生存下去,都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适应社会。当然人民希望平安幸福,君王希望名垂天下,只不过现实很残酷,动荡贯彻始终中,最终秦始皇一统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争霸是进步会有人信吗?实际上争霸的第一梯队就三个国家晋楚齐,局部统一民族融合都是大家知道的。而政治制度的突破和新秩序的建立却是很多人忽略的,而制度的突破就是从争霸开始。
姜小白继位为齐国国君以后。立即要求鲁人把公子纠杀掉。众人闻得公子纠死,便以身殉葬。管仲却依然活着。他与鲍叔牙是挚友,鲍叔牙向桓公建议任用管仲,桓公听鲍叔牙的话把国政托付给他,开启了齐国的霸业。在齐国尊王攘夷的号召之下,齐国操纵周王室的内政,帮助太子子继位。在公元前659年,也就是楚文王死后18年。当齐国救卫时候。楚人第三次攻郑。
接下来的两年当中,他们又两次攻郑。郑国人此时却依靠着齐国。齐桓公自然不肯示弱。公元前657年。齐桓公联络楚国周边小国。率领八国禁入处境,楚人不敢迎战。双方和解,虽然和解的内容已经不可考。但其后大约是楚国从郑收手承认齐国对于郑国的霸权。不久之后周王因为立储问题,怨恨桓公。怂恿郑国向楚国和好。郑人从之。但这惹恼了齐国国君。次年,率大军大举伐郑。郑人杀其国君以求和解。但这时,江淮小国已经依附于楚国。但楚国的势力依然遭受遏制。此时楚国,转而东向灭掉诸多小国。
昭陵之盟是桓公霸业的顶峰。桓公死后五子争位齐河租下同时失去了重心。于是宋襄公摆着霸主的架子出场。首先会合诸侯带兵入齐。宋襄公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实力。不久,他要求楚国分给他领导诸侯霸权,楚王满口答应。在会盟的台阶之上,成为阶下囚。幸亏宋国有备,楚王姑且把他放归。他很可以放下霸主的架子了,但是不然。自从桓公死后,郑国依附楚国。宋襄公伐郑。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宋军三次放弃良机。宋襄公因伤至死。而齐国霸业的真正继承者晋国崛起。
晋献公即位于齐桓公十年,死于桓公35年。让他继位的26年的时间内。晋国完全换了一副面孔。他重新修筑了城郭。把武公的军队扩充为二军。灭掉周边诸侯国使晋国的领土包括了整个汾水流域。在晋献公当政的20多年时间里。他把晋国宗室一一灭掉。由此进晋国的公室,只剩下晋献公的一些儿子。晋献公后死,诸子争位。晋国内部将所有长成而没有继位资格的公子都遣派到各个外国居住。此后很长时期内,公子居外国成为定律。
在这种制度之下,随着国君的死亡而太子依然未定。或者国君死,而太子年幼。君权自然流落到异性贵族手里。便使得三家分晋,成为必然。而这有跟晋献公有直接的关系。晋献公晚年沉迷女色费迪丽墅,两层深厚,一场大乱。晋国的霸业本可以在晋献公当政出现。但如此,以后晋国霸业的真正成型还要等待公子重耳。就是那个在外漂泊19年,到60多岁才继位的晋文公。
经过两国在中原长时间的争霸,两国疲惫不堪,中原诸国也难以忍受。在公元前546年宋国的向荣召集14国举行弥兵大会。以共同遵晋楚为霸主牺牲小国利益,换得国际和平。由此,两国共分霸权。中原有40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此时已经逐渐步入春秋后期。晋国内部的矛盾逐渐凸显,最终三家分晋。而楚国虽然内部没有大的叛乱,但长江下游的吴国毅然崛起。最终,楚国的都城被攻陷,两国霸业相继结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