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师入职门槛与工资提高的同时,教师岗位是否会实行末位淘汰?
教师,末位,淘汰制教师入职门槛与工资提高的同时,教师岗位是否会实行末位淘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非常混账的话!首先说这话的人不懂教育,你把教育当是工厂里生产产品吗?你拿什么来定末尾?刚入职的和马上退休的冲击最大,刚入职就把他赶出去,当了马上退休的年龄,把他不要了,他上哪里去!天天上访去吗?这样,还有人愿意从教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提高门槛,九分都可以参加面试。提高门槛可能笔试五分就可以面试了。教师问题谁都知道是待遇问题没有解决。年年喊的震天响。就是解决不了。离开了提高教师待遇。一切都是在忽悠教师。已经沒人相信了。师范对高才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有职业(包括教师)都应该保持合理的流动,设计合理的竞争。只有引入“活水”,职场才富有生气,不会“缺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等大家考教师象考公务员那么火的时候,基层教师争着干的时候,再讲末位淘汰也不迟。
2,公务员待遇那么好,啥时候真正实行末位淘汰,等有了成熟经验,再推广到教师中也不迟。
3,等税务、烟草、国家电网、电信、三桶油等国企央企系统的人员都想辞职考教师的时候再淘一点老师也不迟。
4,等许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第一、二志愿想报师范院校时,再考虑淘汰末位教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明确的告诉你,短期内不会
理由如下
题主条件不可行
教师入职门槛和工资提高这个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教师这个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确实现在教师门槛有点低但是,门槛太高不一定有人想过来或者说是一种资源浪费,你要一个博士生去教一年级,我们先不说他能不能胜任的问题,一个博士也不见得比一个一线教师在带孩子方面更强,抛开职业歧视,我个人认为博士带小学时一种对人力的浪费。
第二,中国人口基数大则意味着教育基数也会很大,要是条件再进一步上升(不一定指学历方面),则满足条件的人必然减少,加上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我只能说那时的教育会比现在更差。
第三,关于工资,嗯,这是个笑话,一张看不见的饼,主要还是中小学教师基数太大的原因,每个人每月多发50,财政上可不是50 这个数字,这是要翻好几百万倍还不止的。
当前形势
我们一直强调教育去行政化,甚至有地方提出教育去市场化,题中这一个做法很难体现两个趋势。
量化结果
教育一个需要大量投入而收效延迟几十年才能看到的行业。不要天真以为教育就是教几个字,那是教学,不是教育。而题主所说的末尾淘汰根据的就是教学效果,而不是教育效果,至于如何取量化教育效果根本无从下手。哪怕是教学效果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单以成绩论,这个改革是必然,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认为他不合理你也难改变,因为你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衡量。
教师职业特殊性
这不像程序员,辉煌的是那么几十年,这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一个成熟的职业,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职业,一个跟小孩打交道的职业,一个跟人的未来,国家未来打交道的职业。这个职业担负的使命之重,难易想像。可以说,从业越久,经验越丰富,碰到的案例越多,处理起来越得心应手。所以淘汰制不仅是对老师这个职业的不尊敬,也是不符合这个职业的发展规律的。
其它原因
淘汰制能否保证后续师资力量的跟上,培养一个新老师的代价是否小于改进以为老老师;
考核方式是否会激起当前教师的反对,他们要花多少精力在这个上面,会不会影响教学;
会不会存在大量以权谋私现象产生导致教师团队越来越差;
以上就是个人拙见,欢迎补充!点赞加关注,遇见不一样的教育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得美,年年缺人,一直都补不齐,还末位淘汰呢,学生你教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