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养儿防老”,养儿真能防老吗?这话有什么说法?
养儿防老,老人,儿子农村俗语“养儿防老”,养儿真能防老吗?这话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怎么说吧,好儿子还是能养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一分为二看,儿女有真正的有事业。很可能在你身边就少点,但不意味着不养老。关键是老人到老了不能动弹的时候,有重病的时候,这是关键。比如老人要得上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啥儿子也受不了,别怪儿子不养。
不养老的也不是没有。因为家产。因为女儿。儿子和儿子之间不担量,老人上谁那,都没人要。电视看有很多例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尚可网邀请!
这都是常言,多数农村家庭都是这样,有儿子的还是指望儿子养老,到了计划生育年代,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指望孩子养老的还是不变,目前来看,这种传统还是被打破。
一、多数农村老人还是单独过的比较多,老两口都建在都是与孩子分开过,不去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
二、岁数大了,不能走动了,这样就会选择养老,如果老两口去世了另一方,剩下的就会能行动自如就自己单独过日子,行动不便的还是和孩子在一起,让孩子养老。
三、少部分家庭,有的儿女不赡养老人,有的轮流养老,有的去敬老院养老。独生子的家庭,就不能指望其他人,还是赡养自己的父母,不赡养父母的,都是通过法律程序和其他的形式,解决自己父母养老问题。
不管是谁,都会老的,不要认为自己能行动自如就嫌弃自己的父母,到你看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效仿你对待你。所以,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都会老的,选择怎样养老是大事,即使有儿女的不去尽孝,不能赡养,也不要怕,还有法律来保障,还有敬老院,都会让老人们,老了有依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养儿防老”有用吗?面对养儿防老的一些靠不住的微弱防线,如果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过上工人干部差别不太大的退休生活那就太好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还得国家层面来解决,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重视农民养老问题,让年迈的农民活得不那么悲催。切实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农村人老龄化该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是否可以老有所依?现在的农村老人养老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干了一辈子到最后几乎没有存到钱,而且养儿防老显得也不再是那么靠谱,那么农民养老该怎么办?靠什么?在之前大部分农民或者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是没有交养老保险的。按道理是没有退休金的,可是中国今年的发展怎么能少了农民工这个群体,他们为祖国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付出了青春,到老了,国家怎能不管?
听说有专家说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从事者,建议农村地区65岁以上的老人都应该量取400元的养老金,先不说建议能否被采纳执行吧,这个夙愿也算是极大地抚慰了辛苦一辈子的农村老人了。
我老公的叔叔婶婶都是农村的80多岁的老年人,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再加上又娶媳妇又生孩子,还欠了不少的债,养儿防老根本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问起叔叔婶婶,儿子一月能给多少钱的时候,叔叔说:“靠他给钱我们早饿死了,我们现在幸的都是共产党的福”,老人说出了心里话。现在农村的老人有几个不是幸的共产党的福呢?靠儿子给钱养老的又有几个?所以老人们都感谢共产党,都忘不了党的恩情。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老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在你看来,养儿还能防老吗?养儿防老是我们的传统观念,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到如今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了,养儿当然还能防老,养女也能防老,不生不养老年也能过得很好。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重男轻女一直有一席之地,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我们时不时的在网上还会看到,有的农村家庭已经生养四五个女儿还要生养,就是为了能够养一个儿子,而且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是家里条件不好、经济条件很差的家庭,这种思想越重,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这样的思想在作怪。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的养老都是家庭式的养老方式,人老了就靠儿子来养老送终,一个家里如果没有儿子,就意味着老人老了以后会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老年人在60岁以后都有一定数额的养老费用,经济条件不好的还可以申请低保保障,无儿无女的可以到敬老院养老,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都让养儿防老思想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所以,在我看来,不一定养老一定要养儿,每个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上一篇:仓鼠身上有寄生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