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养儿防老”,养儿真能防老吗?这话有什么说法?
养儿防老,老人,儿子农村俗语“养儿防老”,养儿真能防老吗?这话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老两口现在整住在儿子家里。有儿子供养我们。我们也一边看孩子。
从我的现在来说,养儿确实能防老。
请大家多关注,点赞我农家评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五千年流传的民俗民风,说明人留子孙草留根有一定的道理,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儿女,把儿女拉扯大成了家。老人老了苦不动了,儿子应承担其责任。靠住靠不住也得靠,至于他们怎么想凭天理良心。当然城市农村一个样,都有老的时侯,都遇三灾八难,并不是农民我认为城市也难遭此劫。不管怎样总要有个好的身体,加上儿女孝顺就是万福。祝天下老人们幸福长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农村,真还得靠儿防老。因为诸多原因现在很多农民只有基础养金。就是每年缴几百元到手的别管什么金也不会太多。就算农村生活费低这钱也不够。
在农村是很讲究孝道的,因为这是中华美德的传承。儿孑就是孙孑的榜样。
父母为儿为女操老了一辈子,作为回报,儿女也该为父母养老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看来,长期以来的“养儿防老”观点会被三种形式的养老方式所代替。
一,儿女上行下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的农耕思想,使中国人养成了“我抚养你成人,你养我的老”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国家也有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要求。
但是由于前些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独生子女成家后2人既要养子女、还要养4老明显加大加重了生活负担,再加上工作上的打拼加大,住房等生活条件方面的压力加剧,而且好多儿女因工作关系又不可能在老人身边,更使年轻的一代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养家与养老问题上要做得很周全、圆满,实在有些相形见绌、难堪重负。
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儿女都在尽力而为:他们用中国传统在行事、也有这方面的法律意识、也深知上行下效的因果轮回关系,只是,很多事、很多时候确实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国家帮扶,社会努力。
国家现在对60岁以上老人都有数目不等的生活补助,虽然钱数不是很多,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重民生,可以肯定:往后去会越来越多。国家对老年人关心的现在和未来,这在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政府、社会也在不断地进行“如何关心老年群体,做好他们的养老余年生活”的尝试和探索。
三,老人自己要打算。
世上只有瓜恋籽,瓜熟籽落两相安。父母生养了子女把他们抚养成人而后成了家立了业,自己的人生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人生的余下意义就是做好自己老年打算。能劳动几年的就要攒些自己养老的钱,能有钱买保险的就买一个福利性的养老保险,总之立足自力更生,把“养儿防老”的最大希望寄托在一些关键节点上,例如大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送终安葬等,即使很多老人在关键时刻盼望的“安乐死”能早日实行,但是申请总得儿女们同意,安葬总得靠儿女们送终。
现在的老年人,“养儿防老”能指望,但已不是完全的传统意义了,正悄悄发生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特别流行“养儿防老”,仿佛儿子是老子的百年之后的生活保障,早些年,有人不怕计生部门罚款,不生儿子不罢休。可我们看到的现实,有时恰恰相反,老人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然后盖房,结婚生子,再帮助把孙子看大培养成人。身体也累成了病秧子,想出去看看已迈不动腿脚,想吃点发现牙已经咬不动。好多老人不图享孩子的福,就怕老了媳妇给脸看。
在城市里的老人,养老问题还没有那么棘手,因为自己有退休金,即使孩子不管不问,自己一样可以生活,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身体情况,进个养老院,或在家请个保姆,再不济也能请个钟点工,老人出钱,他人出力,家政人员态度友好,礼貌周到,只要不是老人很挑剔,双方都能相处很好,只要有钱就可以摆平。
但是在农村,由于缺少养老机构,老年人就过得很闹心。俗话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谁家儿媳通情达理了,就少惹老人生气,老人过得相对顺当。如果家有个死不讲理的混账媳妇,老人就真的遭罪了。
现在不少农村人年轻人都在啃老,小两口出去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老人成了孩子的免费保姆,不仅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接送孩子上学。一次看到一位奶奶接了俩孙子,因为下雨路上积了不少雨水,奶奶怕摔着孙子,自己趟着水,推着三轮车载着孙子。邻居说,你这样接孩子太遭罪了,奶奶说,受就受吧,如果把孩子翻到水里,儿媳妇回家还不吃了我。她还说,现在的小孩也不好缠,每天没十几块钱买零食、玩具侍候不下来。就这样一年下来,对于身为农民的爷爷奶奶来说也不是个小数。
老人能动能跳时还好过,一到用人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农村没有养老机构,没有家政公司,有钱也不好找保姆。我们老家的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五十六十岁的老人,除了一点土地,没有经济来源,种不动地了,就靠拾垃圾弄点零花钱,可农村人家里有了纸箱瓶子都攒着卖钱,拾荒收入也寥寥无几,忙活一天也就十多块钱,有的老人很情愿给人家帮帮忙,增加点收入,自己花着也方便,但他们儿子不同意,说老人干了侍候人的差使,自己面子不好看,这些人的面子说白了,比他老娘的生活质量都重要。只要自己表面活的很有尊严就好,管老子一日三餐吃什么喝什么。
上一篇:仓鼠身上有寄生虫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