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教好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呢?
孩子,多动症,注意力怎样才能教好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上所述,您的问题儿童多动症有什么好方法?我认为还是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评判一下孩子到底是不是有多动症?如果确实有,那么我们就要对孩子进行系统的统合训练。如果没有就要从其他方面来分析一下孩子多动的原因并进行改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市面上也有一些介绍感觉统合方面的训练书籍。网上也有很多改善感统失调症状的玩具或器具。
家里有孩子的朋友,还是希望大家多来学习学习,了解一下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咱们家的孩子有没有感统失调的症状。及早的进行干预、进行训练,会给我们一个好结果。
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喜欢的话可以关注、点赞、收藏也可以私信交流。下面是我常看的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俗称。儿童多动症有三个类型:注意力缺陷为主型、多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
注意力缺陷为主型表现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不一定会有行为上的多动。也就是说,你看到孩子坐在那里,没有明显的坐立不安,但是他的注意力非常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主要任务上。
通俗来说,就如同家长所描述的“窗外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就要转过头去看”,或者“开小差都开到莫斯科去了”。相比于另外两种类型,注意力缺陷型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家长和老师反映孩子“很乖”,“课堂纪律好”,但是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经常一问三不知,学习成绩比较差。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女孩更多会是这种类型。
多动为主型则主要表现为动作上的坐立不安,小动作不断,也是很多孩子被老师投诉给父母,以及父母带孩子去评估的主要原因。
用父母形容自己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好像装了发动机一样,一下都停不下来”,“好像椅子上有钉子,完全坐不住,没有一刻是安静的”。
混合型,顾名思义,上述两种表现都有。
多动症对儿童确实有非常大的影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多动伴随冲动又会让孩子表现为克制力差、易兴奋易激惹、频繁尝试危险行为等。有研究发现,75%的儿童多动症会持续到成人,并与成人阶段的药物滥用、失业、离婚、犯罪行为等有密切关联。
在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就教授孩子小学的内容,而无视孩子认知发展的特点,这也是导致许许多多本应活蹦乱跳的孩子因为无法“老老实实”坐着而被怀疑是“多动症”。
所以诊断多动症首先要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另外一个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的智力水平,因为儿童多动症诊断的一个前提是儿童的智商属于正常水平。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孩子出现类似于多动症的表现。
除了因为文化、教育以及经济利益等因素,“多动症”的误诊和过度诊断,更多是因为儿童多动症是基于症状学的诊断,也就是说主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家长老师的量表反馈来进行的。而能影响孩子行为表现的因素又太多,比如家长老师量表反馈的主观性,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高,行为表现更焦虑,就更倾向于在填写评估量表时将问题严重化。
虽然也有各种注意力的检测方法,比如电脑屏幕字母捕捉、电脑屏幕物体追视等,但这些检测方法不像躯体疾病的临床检测(影像检查、体液检查等)那么客观,而且儿童检查时的精神状态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所以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综上,多动症发病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正确干预很重要性。但孩子“好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可能导致儿童出现类似多动症表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能仅凭主观或者片面的信息就轻易给孩子“扣帽子”。如果担心自己孩子有“多动症”,也最好尽快找儿童心理专科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动症分轻度重度。有神经发育延迟的症状。随着神经的发展,病情会变。到了成年的时候,小孩爬上爬下的动作没有了,并不代表他没有多动症了,多动症不单是多动,大部分都合并焦虑、对抗、立反问题。
多数父母传统的思想和对多动症基本知识的缺乏,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只是调皮。殊不知多动症不能靠“纠正”,因为多动症是病,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这些多动症孩子入学是“坏孩子”,工作后是“落后员工”,甚至部分还有“犯罪行为”。如果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大都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多动症有70%是可以通过治疗和药物改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动症怎么纠正,还要看是怎么造成的。多动症的原因过多的是由于先天性原因会比较多点,反应在初期有没有哺乳喂养与第二胎剥腹产,有直接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活泼、好动上面,要想纠正是会有一定难度。根据这一点来讲,多动症不一定就是一种病,更多的是先天正常情况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时的纠正是起不到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有循序渐进把注意力吸引到要聚焦的事物上,养成思考的习惯。由动到静的过程反复练习,慢慢就会有所改观。
你的成长有我陪伴,以上是爸爸去哪儿了,宝爸的育儿观。谚子坞执笔解答!
上一篇:紫金银行上市,近期适合做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