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古人诗词里的通假字?
通假,古代,古人如何看待古人诗词里的通假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字造字一般归纳为六种形态,即:象形,会意,指亊、形声,假借,转注。
而通假字,也可以叫做通借字,是借助它字而完成表意功能。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现象。尽管这个功能现在已经消失,但学习、了解通假字。可以更好的研读古文,使中国古代的文明为现代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假字太多了容易造成歧义和误解,最好少用,除非接不起来,不得不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地说古文里的通假字就象现在有人写的用白字,是他们的文体习惯。相对地说,古人文化普及率比较低。文字只能在一部分人之间流通,而这些人对常用的通假字释义比较熟悉,所以就不去加以细分,以至于形成在古文中通假字比较普遍的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假字,很喜欢,鲁迅经常用,不致于使文字通俗化乏味,现在好像更假了,就不了,比如网络语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是为意境所为
再有考虑了律诗字不能重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变一下思路让大众接受,留着让今人反醒,进化无处不在,归正是真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通假字,就是古人借用了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替代本字的一种现象,在今天我们约定俗成的叫法就叫通假字。至于通假字出现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人书写时的笔误,在后人的效仿下,形成的一种用法。
古代汉字的普及率很低,流传的方式单一,一个人的笔误会造成很多人的笔误,以讹传讹,造成相对认同的用法。特别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的笔误,更容易造成这种现象。
2、为了书写方便,用一个笔画相对少的字,去替代一个笔画相对多的同音字,约定俗成。
3、避讳,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字号是需要避讳的,当书写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就必须采用其他的字替代,这也是出现通假字的一个原因。
4、“别字”,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也是通假字最多出现的一种方式。
个人认为,古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也就大概是以上的几个原因造成的。好在现今社会,汉字的普及率极高,已经几乎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以便于我们在使用汉字时,才能达到更准确,更高效。
我是茶禅道,谢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 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 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 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 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 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 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 也就积非成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螃蟹一煮,壳会变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