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悲鸿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错了吗?
素描,基础,徐悲鸿徐悲鸿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错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没错呀,素描就是造型能力,过去虽然没有素描,但是中国画里有白描,古人画国画也都是有学白描呀条条大路通罗马,造型能力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悲鸿先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美术艺术,究其原因是东西方文化意识领域差异所致。西画讲究造型准确,用色考究,画面的透视关系严谨等。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品,真的是西方美术的巅峰之作,巨匠米开朗基罗,26岁所创作的雕塑(大卫),体现了人体艺术的力量之美。西斯廷天顶壁画更是旷世杰作,每一位先知传神的肢体语言和表情,都是建立在大师精准的素描基础之上的。拉斐尔,提香,以及之后的伦勃朗,委拉士开支,米勒,包括印象派的得加,巴奇耶等等画家,无一不是素描高手。皆是能品大师,当然妙品,神品也是层出不穷。但西画的画境,我以为是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准确的说,素描是一切西画的基础。但是东方绘画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古代绘画更注重思想境界的表达,而并不强调色彩及光线。魏晋时期的人物画多为宗教画所画人物眉宇传神,用线精妙,但人物比例关系,造型的准确度不如西方绘画。唐宋以后的巨作,(千里江山图)(万壑松风图)(江山揽胜图)(清明上河图)等皆是大场面的散点构图,不同于西画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用色也较西画相对简单。但画面所体现的视角与境界,更为高远,是西画所不能达到的。近代中国画融入了西画精准的素描甚至明暗,这不能说对错,只能说各有利弊,好处是画面形体结构更加准确,弊端是加入了西画的元素后势必削弱国画千百年来传承的画境。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也说不好。仁者见仁,自己思考好了。说了很多,希望能对看到我浅见的朋友提供一个角度。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来看看问题描述,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吗?
答:是的
如果素描基础不够,能不能画出比较好的速写或水彩画?
答:能
这看起来很矛盾,
原因在于这两个问题中提到的“素描”其实不是指的一个东西;
我们先来谈谈第二个问题,
“如果素描基础不够,能不能画出比较好的速写或水彩画?”
题主这句话中的“素描”指的是素描画,也就是下图类似的东西:
是依据光源对物体的影响而产生的亮灰暗素描关系,描绘出的扎实的造型绘画
我很严肃地说,这样的基础如果不够,
也是可以画好速写和水彩的,
因为速写这个词虽然英语叫做“quick sketch”,
但它已经被本土化了,里面有大量中国传统绘画的东西融入,
给各位小伙伴科普一下为什么艺考的速写会很流行线描的原因:
20 世纪初期, 自徐悲鸿等一代前辈主张走中西融合的道路, 西方绘画中的素描被引入中国画。 在接纳和转化素描中, 就存在着东西方绘画造型理念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异质性问题,存在着中西绘画体系中的隔阂与纠结。 20 世纪50 年代, 特别是在第一次全国素描座谈会后, 将苏派素描视为一尊, 且一度一统天下。 由于苏派素描所强调的定式原则, 加之我们在引进中的肤浅与教条, 所谓素描与中国画的语言体系、 表达方式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了。 对此曾引出许多置疑和争议, 有些观点已近乎于水火不相融的程度。面对困惑, 融合中西绘画理法的速写方式, 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智慧选择, 成为立行解惑的一条重要路径。在中西融合的速写绘画中,既可以疏离或活用光影, 又可以不脱离以“线” 造型的国画语言;既可以显著地简化素描的繁缛程序, 体现中国画“落笔直取” “直取形神” 的特性优长, 又不失写实造型内在理法的作用。这种看似是折中的选择, 实为体现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 ——《再谈“速写” 的意义》齐然
很多传统中国画家的光源素描画都没有入门,
但他们往往都能画得一手好速写。
水彩也是如此:
一个人没有掌握素描的光影造型意识不代表他画不出好的水彩画面;
这第二个问题相信我已经直观地回答了。
再回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吗?”
再次严肃地回答:是
因为素描这个词太流氓了,尤其是在当代,它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
这句话中的“素描”,指的其实是素描意识,
既:单一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绘画意识。
就素描意识而言,
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定义太宽泛了,
不仅仅局限于“光影素描”了,
黑白灰属于素描意识,构图属于素描意识,结构属于素描意识,画面深浅属于素描意识,透视属于素描意识,画面构成属于素描意识,主次讲究属于素描意识,疏密编排属于素描意识............
换言之:
只要你画画动了笔,不管怎么画,不管画成了什么样,
这里面就有素描意识的成分。
回头看看这张画
这里面有留白,有加深,有视觉纵深感,有画面编排,甚至作者在画面视觉的高点溅上了白色点状颜料强化纵深感和黑白对比,
这就是素描意识的体现;
再看看这张画面局部:
这这画面局部线条的深浅安排、线条的疏密编排、线条的前后转折、线条的粗细安排、单根线条的粗细变化、线条整体的层次感,画面中每条线之间的相互对比产生的节奏感;
这些也都是素描意识的体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