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创作古体诗了?是水平局限吗?
古体诗,诗词,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创作古体诗了?是水平局限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社会发展到了现在,也有一些人在写旧体诗。写旧体诗不是不可以,可以自娱自乐,在小范围之内就行欣赏。旧体诗条条框框太多了,限制了诗歌的发展。写新诗也可以借鉴旧体诗,因为新诗就是从旧体诗进行革新的产物。五四运动以来,新诗明显带有旧体诗的痕迹。当时新诗的确让人们耳目一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诗歌的确繁荣了一阵子,出现了不少诗人和优秀的作品。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网络飞速发展,就是新诗也跟不上现在的生活节奏了。因此,诗歌还应该进行革新以适应现在的生活节奏。既然是这样,旧体诗没有人创造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当今社会风气有关。不过,现在写古体诗的人也不少啊!喜欢风景,有独立思考,崇敬古人的家国情怀,内敛、怀旧、嗜酒、理想化者一般都喜欢写古体诗。不论水平与古人相比如何,只要坚持写就行!
巴山鍾毓秀,閬水漾春波。柳色新情遞,梅顔故事過。開窗霜氣盡,入室好風多。萬里盈觀愉,神州此夜和。一一2016年除夕作
冬至之時逢小春,乘船登岸過南津。
喜無霾氣遮峯嶺,樂見山花綴草茵。
醉指閒雲閒有意,低吟妙句妙更新。
紛紛游客誰相問,鶴逐粼波不可馴。
一一丙申冬至天晴游錦屏山南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提“很少人\"很不合适,因为,什么时候青睐古体诗词者都是极少数,如果大多数都能游刃有余,那就要竖起拇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写旧体诗词的人数并不少,但普遍水平不高。这是我的基本判断。
至于为什么出现如此局面,原因就复杂了,大体上有几个方面。
其一,白话文兴起文言文式微,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环境,使得诗词成为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从而提升了诗词创作的难度。
其二,诗词从原本的少儿开蒙教育变成了高端教育甚至是“国学”,造成了与大众的疏离,国人对诗词的认知片面化粗浅化倾向十分严重。
其三,作诗填词需要讲究技术,而懂诗词创作的老师少之又少,现如今多数作者毫无师承,仅靠自己摸索,事倍功半,提高缓慢。
其四,当今发展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新生事物如何入诗是个大问题,远不是“诗界革命”所能解决的,可是不解决这个问题诗词创作路子就很窄了。
其五,从文革期间的“老干体”“歌德派”到如今诗词风格的多元化,可以看到诗词复兴的一丝希望,但还远不可与前世比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小秘书邀答!
这个问题对我而言稍有些大,以我水平只能谈点粗浅认识,不到之处还请行家指点。
说起古体诗,我们看到,它显然与现代诗有区别。一是格式的不同。作为格律诗,首先是形式的呈现。古体诗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依据所处时代的文风,运用诗句方式并在格式上加以规范的文体。那么,为什么人们常常感觉古体诗与现代诗有很大区别呢?这个感觉其实是有道理的。古代时候,采用文言文,之乎者也什么的。这种风格就是古体诗产生的源头。据我所知,那时许多人并不会作什么诗,他们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有些文化的人便运用较简练语言来表达。慢慢的,发现这些话合合辙,压点韵听起来更美。于是,便有了进一步研究,久而久之,诗歌诞生了。至于为什么有了词牌,那是一开始,古人并不咏诗,而是唱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有腔有调的唱。就像现在我们唱歌一样。几千年下来,中国历史上涌现许多大文豪大诗人,为璀璨的民族文化宝库中,贡献了许多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不朽之作。
请让我抽出——叹为观止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其实也是我对当代人要不要写古体诗的——答案!
我认为,当代人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一是没必要,二是也写不好。道理很简单,首先,是时代不同。古体诗产生于远古时代,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特别是,古体诗有一整套教育体系,它适合于所处时代。而我们当代有些人,既想写好现代诗,又想写好古体诗。这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时代不同了!要知道,诗从生活中来,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这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对古体诗,我们更多还是欣赏,当然也有借鉴作用。古为今用,更多指的是创造精神,事实上,拿古体诗来反映当代生活,同样力不从心。
总结——
古诗好来古诗妙,
咱想写好做不到。
努力写好现代诗,
陶冶情操乐陶陶!
上一篇:感染非洲猪瘟区域点对点运输,在所有材料正常的情况下,需要双方畜牧局都同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