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哲学界一定要分出唯物与唯心,难道唯物与唯心共存的情况不存在吗?
唯物,哲学,物质为什么哲学界一定要分出唯物与唯心,难道唯物与唯心共存的情况不存在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唯物因为是马克思推荐!后来的布尔什维克捧为至宝,原苏联更甚!但夲夲主义跨的烟消气散!而改革开放(中国不执着这个)!!实际世界是唯物,唯心!唯识共存!并非单打一!!!唯物的第一物从何而来?唯物答不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物本一体,同源两相依,君看光与明,实归一太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建筑。没有基础谈不上建筑。也就是说,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物质。精神好比温度,物质好比鸡蛋。孵出小鸡的决定因素是鸡蛋。再好适温对石头的作用是孵不出小鸡的。故掌握心力之道应以物支撑点为标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是要依靠唯物主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哲学是最高深的学问,它探索的是本源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从哪来,到哪去这类玄空的问题。当然也有实践主义、现实主义这类更接底气的流派。无论什么流派,哲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己的关系。
于是问题来了,这几组关系怎么排序,谁更重要?(第一性、第二性)物质还是人?自己还是别人?自己的肉体还是精神?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如何产生的?~~可以衍生出很多问题。(所以说哲学家都是吃饱了撑的,非贬义)
不同流派有不同解读,不同观点,这几组关系涉及到的主体,可以笼统归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人的肉体也可以归为物质。
心造万物,还是万物造心?所有流派都要指向这个核心疑问,唯物还是唯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科技典国,哲学界的唯物唯心论,有个历史发展过程。原始时期,人们的认识是从客观物质反应来的,有驚奇感,谈不上学论。人类进入奴隶文化时期,认识大都从心里反应、万物有神,主张万物有物的大师,也是从心理出发的,对物质的认识还不深入。封建中世纪,受神学的统治,即使是机械唯物论也受到镇压,哥白尼的天体说就是受镇压而死的。到近代牛顿等天体学、物理、化学科学的发生、发展,才在哲学领域里出现了以物质运动规律为源头的唯物主义哲学,由于过去受唯心、神学哲学的影响,唯物哲学也受不同程度的伩仰影响,也有不少唯物无神论者,还受机械唯物和形而上学等方法的局限。直到资夲主义工业革命三百年以来,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建立,而其中的辩证法思维,就是从黒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学来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才真正地、科学地、客观地从认识物运动规律上建立起来。这就说明唯物、唯心两种哲学的发生、发展、淵源、历史过程都是不同的。共存早就存在,共合不太可能,因为一个是从心理上去决定物质,一个是从客观物质上去认识物质,他们渊源不同、历史发展不同。不过,相互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事实。作为个人的认识,因为各个人的素质,知识、伩仰、经历不同的原故嘛!人与人不同,花有多样红。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两种哲学都想攀上科技亲戚,尤其唯心神学,你从庙子中的敬香拜神收入就可以看岀来。其实,要想科技兴国,旅游是科技文化大众化的极好渠道,中国的旅游,参观科技文化历史的很少很少,庙子多捞捐献很火热,收入高嘛!科技馆很少、看的限制多,比庙子冷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与意识的作用关系决定唯物及唯心论!万事无绝对探讨分层次丶唯物唯心都承认思想决定行动;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唯心与唯物就象先有鸡先有蛋无法考证…
意识决定物质那神从哪来?
物质决定意识何必要计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身,唯物与唯心只是两个概念。但因为人们若以唯物为纲,那么,就会物欲横流,自毁宝器。故,智者出世,以唯心说遣唯物之执。而唯心如药,专治唯物之病,最终病去药空。不毁世法,而治世病,诚为妙手回春,成不世之功。然,今世人,不知中道了义,只在此彼之间奔忙。要么浸染于常理之执,要么着于空无之邪执。若放舍唯心、唯物,难道诸位还不吃饭了?呜呼,百年无非三万六千日,劳累心神又何为!
上一篇:火影里如果敌我双方同时秽土转生同一个人,会怎么样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