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公务员考试中,应该如何去备考常识判断?
时间,做题,自己的公务员考试中,应该如何去备考常识判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常识太差了”、“其他板块看不进去,常识能看进去”等原因花大量时间学习常识,最关键是找到国(省)考的出题规律,有针对性的复习。
至于有没有推荐的学习方法,我建议:
一、在闲暇、零碎时间补充知识,比如蹲马桶的时候看看常识知识点;
二、考前浏览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的常识预测题。有没有用?据说考完试各大机构都宣传自己猜到了题目;
三、法律知识点需要积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我认为要抓住重点,不光是时政,还是整个常识模块。时政涉及面广,如果每出现一个热点就去强行记忆,难免时间花去了,对于应试效果却不显著,性价比极低,这样何不花时间在其他模块?因此,应当抓住一些重点时政重点记忆 ,太偏太冷的时政就可以选择不看,比如最近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则需要留心,这样投入产出比会更高些。
二、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单凭时政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在坐车、休息、睡觉前的碎片化时间,慢慢积累慢慢巩固。这样既不占用其他模块的复习时间,也扩充了自己的时政知识。
三、常识模块的学习一般不要期望太高,可能是我能力不够,故全对至少对于我来说简直不可能,我也经常看时政,看常识,目前常识正确率也只能保持在70%以上,所以尽量去记去学,剩下的那些没学到的就交给运气吧!
可添加公众号“行测小知识”,每日常识、时政、成语积累,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测考70+的我,是这样复习的
先声明一点!任何人的行测,都是绝对可以上70+的!
上个成绩,好让大家知道这份经验贴还是值得看的!
说下背景:
答主某普通二本院校毕业,在学校的学习水平也仅仅是仅限于完成期末考试的水平,而且是除了准备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大学期间没摸过书,没动过笔,学渣本渣无疑。
应届毕业后参加了省考,笔试第一一战上岸,其中行测考了74.3!
所以我相信自己的经验应该会比较适合大部分童鞋!
(比如像我这样不怎么自律、学习基础也不咋滴、学习能力也一般,最普通的那一类人)
其实上面说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学习能力一般的不要紧,基础不好的也不要紧,行测实质是压力测验,和智商没多大关系,只要认真准备、方法得当,行测绝对是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
温馨提示:本文很长,但保证全都是干货,强烈推荐看完!行测再上不去70+的欢迎来锤!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Part 1——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规划
行测一共分为五个模块︰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每个模块的分值占比都是不同的,前三个模块分值占比比较高,所以一定不能丢太多分,不然行测就很难上70分了。
以国考行测为例,总共130道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很明显平均一道题不到一分钟。所以性价比高为原则,个人建议做题顺序与大致时间分布分别为:
① 常识建议30秒左右,20题10分钟,太快没必要;
② 言语我不建议过于求速,太快很容易掉坑,其中片段40秒——50秒左右,20题15分钟;选词30秒——1分钟,0题15分钟。
③ 数量容易题能快则快,有的20秒即可;一般题控制在40秒左右,难题1分半内,烦题可以后置,对于有些童鞋也可以适当放弃。10题建议10——15分钟,如果是15题就15——20分钟。当然,其实把技巧掌握好,15题10分钟都是可以的。
④ 类比30秒左右;定义40秒——1分钟;图推一般题40秒左右,难题2分钟内;逻辑判断50秒左右;40题30分钟。
⑤ 资料分析20题20——25分钟。
总计:10+15+15+15+30+20=105分钟剩下为弹性时间,涂卡或某部分多花一点时间均可。
Part 2——行测高分养成计划
1,先摸底
我们要知道行测长什么样子,有多少题目,自己在什么水平,哪个模块不擅长等等。比如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擅长词语选择,有的人擅长数量计算等等,总之就要知道自的短板和长处,后面才更能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看粉笔行测的思维
备考时间充足的话整个都要看一遍,不想看教材的,就去看粉笔的行测系统课。不过无论是看教材还是看网课,都是有方法的。在你第一章看完,很多人就接着往下看了,但是人的记忆力是需要反复学习的,如果你直接往下看,可能80%的以前的内容都不记得了。
最佳的方法是:看完一章之后认真做本章习题,标出错题,在你看第二章的过程中,抽出20分钟时间去看以前的错题,越是学到后面,越要适时翻看以前的内容,看得多了才记得牢。
3,学好技巧
务必要把江鸣百技斩从头到尾认真的过一遍,把技巧学会,这些技巧就是行测70+的前提,如果不重视是要吃大亏的!尤其是像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用不用技巧真的区别很大,不用技巧可能一道数量题要计算五六分钟,但是用技巧就能很快算出来,根本用不了一分钟。
比如这道题:30个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表演节目,他们按顺序从1到3依次不重复地报数,数到3的人出来表演节目,并且表演过的人不再参加报数,那么在仅剩一个人没有表演过节目的时候,共报数多少人次?
A.77 B.57 C.117 D.87
如果没掌握做题技巧,直接按照题意去分析每次报数分别是哪些人,会非常麻烦。这时候就可以用上江鸣课上讲的技巧,直接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本质。
要注意到“围坐在一起、按顺序从1到3依次不重复地报数,数到3的人出来表演节目”,那么也就是每3次报数产生1个表演人员,而表演人员是已知的( 30—1=29 ) 。
答案就出来了,29*3=87,选D!
读问题15秒,找关键数据10秒,解题5秒,用好江鸣给的技巧,半分钟足够把这道题搞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