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样看待过劳死的问题?
祥子,过劳死,自己的你怎样看待过劳死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怎样看待过劳死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关于“过劳死”,先了解一下996现象,就是早上9点(或9点半)上班,晚上9点(或9点半)下班,周六还要加班。明明下班时间已经到了,手里的事情也已经完成,可看到办公室还没有一个人走出去,于是乎你就疲软了,迈不动步了,心急火燎地下班,却也不敢踏出公司的大门。这种生活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薪水不多,升职无望,年龄变大,身体变差。你心里在埋怨: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呢?
你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从早到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就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一样,你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的陀螺当中。你的眼睛并没有花心也没有乱。你总是憧憬着创业,因为创业以后可以使你自由独立,就可以不再受别人的气,也不再去敷衍别人,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至少五六年。一滴汗,两滴汗,三滴汗,不知道多少滴汗,从风里雨里的咬牙坚持,到饭里菜里的自甘其苦,积攒那点创业的资本。这,是你的一切。你相信,艰难困苦的总结果多多少少会有回报,就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获得的勋章一样。
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也是先给从别人打工,租别人的车交份子钱,结余的归自己,每天像一个陀螺一样转来转去,到手的钱只够填饱肚子,后来他也萌生了自己买辆车创业的想法。
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车夫。但不到半年,他就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心爱的洋车,想办法逃出来的时候,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雪上加霜的是,他又失去了他喜爱的小福子,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再像从前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现代社会,出现了新的现象,这就是“过劳死”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无论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最终都失败了,生活的挫折、经济的困顿彻底压垮了他。
老子《德道经》说:“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祸福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即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一分为二地看。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黑暗中寻找光明。你所走过的路,所经历过的事,接触过的人,这些既可以打败你。也可以成就你。主动权就在你自己手里,就看你能否主动抓住机会,看你如何选择。如果能抓住不幸当中蕴含的机遇,主动与学识、能力优秀的“贵人”密切接触,就能绝地反击,绝处逢生。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平时我们工作,利用现有机会,向高人学习,接触优秀的圈子,提升职场技能,如果原单位经常996工作,无法解决,可以凭借获得的能力跳槽,或者自己创业。
抽丝剥茧,破除迷雾,《骆驼祥子》里面的曹先生,就代表着正义光明,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祥子有多次机会接受曹先生的指导和意见,可以改变自己困窘的命运。
1、祥子的第一印象:曹宅是在他所混过的宅门里,顶可爱的。
《骆驼祥子》这本书一开始就交代了曹先生在祥子眼里的印象。
书中这样描写:
“按理说,他应当很痛快,因为曹宅是在他所混过的宅门里,顶可爱的。曹宅的工钱并不比别处多和半合法的群众组织中进行工作,主张进行秘密活动,使党,除了三节的赏钱也没有很多的零钱,可是曹先生与曹太太都非常的和气,拿谁也当个人对待。祥子愿意多挣钱,拚命的挣钱,但是他也愿意有个象间屋子的住处,和可以吃得饱的饭食。曹宅处处很干净,连下房也是如此;曹宅的饭食不苦,而且决不给下人臭东西吃。自己有间宽绰的屋子,又可以消消停停的吃三顿饭,再加上主人很客气,祥子,连祥子,也不肯专在钱上站着了。况且吃住都合适,工作又不累,把身体养得好好的也不是吃亏的事。自己掏钱吃饭,他决不会吃得这么样好,现在既有现成的菜饭,而且吃了不会由脊梁骨下去,他为什么不往饱里吃呢;饭也是钱买来的,这笔账他算得很清楚。吃得好,睡得好,自己可以干干净净象个人似的,是不容易找到事。况且,虽然曹家不打牌,不常请客,没什么零钱,可是作点什么临时的工作也都能得个一毛两毛的。比如太太叫他给小孩儿去买丸药,她必多给他一毛钱,叫他坐车去,虽然明知道他比谁也跑的快。这点钱不算什么,可是使他觉到一种人情,一种体谅,使人心中痛快。祥子遇见过的主人也不算少了,十个倒有九个是能晚给一天工钱,就晚给一天,表示出顶好是白用人,而且仆人根本是猫狗,或者还不如猫狗。曹家的人是个例外,所以他喜欢在这儿。他去收拾院子,浇花,都不等他们吩咐他,而他们每见到他作这些事也必说些好听的话,更乘着这种时节,他们找出些破旧的东西,教他去换洋火,虽然那些东西还都可以用,而他也就自己留下。在这里,他觉出点人味儿。”
如果祥子一直坚信自己这种内心的判断,一直跟着曹先生,追随曹先生,学习曹先生的一切优秀的品质,进入曹先生所在的圈子,接受曹先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祥子也许会走上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
2. 祥子感受到曹先生的关心:算了吧,洗洗,上点药。
一次,祥子出车不小心把曹先生摔伤了,但曹先生和蔼地照顾他也没有怪罪他,曹先生把车收拾好,并没扣祥子的工钱。曹太太给他两丸“三黄宝蜡”。这使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和善良。
书中这样描写:
“祥子,”曹先生的手已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
“是呀,先生,”高妈又想起话来,“祥子是磨不开;本来吗,把先生摔得这个样!可是,先生既说不是你的错儿,你也甭再别扭啦!瞧他这样,身大力不亏的,还和小孩一样呢,倒是真着急!太太说一句,叫他放心吧!”高妈的话很象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
曹先生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克扣祥子的工钱,或者辞退祥子,而是关心祥子,安慰祥子,使他在冷漠的环境当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的气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