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林则徐去世时指天直呼三声“星斗南”,林则徐想表达什么?
林则徐,星斗,鸦片林则徐去世时指天直呼三声“星斗南”,林则徐想表达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在朝堂遭到构陷,道光将林则徐“发配”新疆,仍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见林则徐的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操。几年以后,林则徐被清政府委派南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公已负重病,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潮州。在谢世诀别之际,林则徐指天高呼“星斗南”!
因为这三声“星斗南”是林则徐最后的歇斯底里,无论是从时机还是场合去琢磨皆显得极是突兀,便是家人朋友也不知何意。时至今日,史学界仍然无法对此作出定论。
星斗南?新豆栏?
因为林则徐是福建人,因此将闽话“新豆栏”误解为“星斗南”的说法流传较为广泛。因为林则徐患有疝气病,曾于1839年由新豆栏的西医伯驾为其诊治,1850年林则徐在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的途中逝世,并在死前三呼星斗南,于是有人猜测林则徐在借“新豆栏”告诉家人,他受洋人所害。然而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一是时间距离伯驾治病已经过去了十年;二是如果林则徐真要是出于此意,大可说“洋人害我”,虽说古人说话委婉,可这是死生之大事,且又是对外夷,倘若真是为了死因和证据又何必故弄玄虚;三是林则徐是前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并不是针对洋人,即使洋人仇视林则徐,可是在满清最高统治者已经妥协的情况,他们已经没有必须的理由去毒杀林则徐;四是如果将星斗南解读为新豆栏,则或多或少显得林则徐有些过于“严监生”了。
星斗南?星斗南?
我们都知道林则徐是奉命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可是不料在途中殒命,林则徐是个忠臣,忠臣有个毛病,身负皇命却没有尽到职责,这便是不忠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兴起,广西地处天南,林则徐死前呼“星斗南”,或是在悲叹不能履行皇命,不能为满清政府除去这个在南方兴起或将兴盛的星斗。
星斗南?星斗阑?
林则徐被称作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必然极具敏感的政治眼光,清帝国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洗礼,陷于内忧外患不断的境地,那么在弥留之际的林则徐所呼“星斗南”究竟是何意呢?明清皇宫,即紫禁城,位于紫微星正下方,而紫微星是帝星。阑,有“将尽”之意。林则徐所呼“星斗南”是否是“星斗阑”,意指帝星即将陨落,清帝国即将崩塌?林则徐虽然睁眼看了世界,对于世界格局已有所了解,甚至更是对满清的结局已有了预料,可是他仍然忠心于清朝,作为封建王朝的忠臣,他不可能大逆不道地直呼“帝星将陨”,于是只好说“星斗阑”。这三声“星斗阑”或许既是对预料中清帝国的结局的悲叹,也是对自己再无法更无力去挽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帝国的悲叹,他已经将命运给他的时间全用完了。
关于以上三种观点,第一种应该是流传较为广泛的,第二种应该也有不少人持有,至于第三种,则是我根据林则徐的品性和家国情怀所做出的推测,至于真相如何,也许已经无从考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事迹家喻户晓。
林则徐一生宦海沉浮,生死以继,他从政四十年,历官十三省,1850年10月19年病逝于广东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
由于禁烟和抗英行动,林则徐被朝廷所构陷和打压。在1841年,被道光皇帝革去两广总督的职务,调到浙江戴罪立功,一个月后,又被发配去新疆伊犁充军。
林则徐在临行时忧愤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名句。
1850年9月,朝廷重新起用辞职在家养病的林则徐,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军和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林则徐本身有疝气、脾泄、喘嗽等旧疾,抱病在身,加上沿途奔波,竟而溘然长逝,临终前口中曾喃喃“星斗南”一语,让人疑惑不解。
后世学者对于“星斗南”三字的含义颇多争议,难有定论,但大致有两种解释。
一是认为,林则徐是福建候官县人(今福州市),“星斗南”三字是福州方言“新豆栏”的发音,新豆栏是广东十三行附近一条街道,是著名的洋商聚集地。
当时很多从事鸦片贸易的洋行就聚集在这里,因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深受洋商和其代理人的记恨。于是商行不惜以重金收买一个厨师,投毒害死林则徐,林则徐临终时察觉,大呼“新豆栏”,意在指出凶手,但却为人误听为“星斗南”。
然而此说从林则徐晚年给亲友的书信及《认文》中所述的临终情形,可以排除林则徐的死于中毒的说法,所以“新豆栏”一说也就难以成立。
另一种说法是从星象学的角度出发,也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林则徐去世前一天看见一颗星落在了北辰星的位置,林则徐是为了提醒清朝要警惕沙俄强敌;
二是说林则徐看到南方星象异常,必有灾祸降临,遗憾不能再为清廷效力;
三是说,大星坠地,一定有伟人去世,林则徐自知病重不起,所有说了这三个字。
然而星象学的说法大多牵强附会,以讹传讹,要弄清事实真相,还得看林则徐临终时在场人的说法。
林则徐去世时,他的儿子林聪彝和幕友刘存仁在场,刘存仁留有悼亡诗五首。
其中第一首写道“将星一陨天容惨”,后面注解道:“易篑(人将去世时称“易篑”)时,有星斗南语”,第二首第二句写有“指天臣口等期之”,后面注解道:“临终口授折,经余代录,而语音蹇涩不了了,尚以未及出师为憾,呜呼!忠矣!”
可见这才是“星斗南”传出的第一手资料,而此时的林则徐病重之际,“语音蹇涩”,说话已经是含糊不清的情况,对着儿子林聪彝说出的“星斗南”三个字,大抵有出师未捷的抱憾,以致临终托付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