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有多宽?能填埋成陆地或者修建跨海大桥吗?
台湾海峡,隧道,大桥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有多宽?能填埋成陆地或者修建跨海大桥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既然建造桥梁非常困难,那么建造海底隧道呢?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底隧道是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韩庆隧道、中国胶州湾海底隧道和港珠澳大桥隧道。这些海底隧道中最著名的是连接法国和英国的英国海底隧道。海底隧道的长度已经达到惊人的38公里。然而,如果台湾海峡建造的隧道长度至少是英国海底隧道长度的三倍,并且海底隧道通常是双通道的,如果包括救援通道,则在台湾海峡下建造的隧道长度将超过450公里。中国目前修建的最长海底隧道也是港珠澳大桥的6.7公里海底隧道,这明显不同于上面将要修建的长度。
与桥梁相比,隧道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桥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然而,桥梁易受台风、通航能力和海上强腐蚀环境的影响。尽管与桥梁相比,该隧道的建设成本巨大,施工技术复杂且困难,但该隧道没有台风、导航能力和海水腐蚀的缺点,海底隧道的抗震性能比桥梁好得多,例如日本的韩庆隧道,其抗震性能为8级。首先,台湾海峡本身位于地质断裂带上。地震更频繁。今天早上发生了地震。
因此,无论是修建海底隧道还是跨海大桥,都有必要跨越抗震要求。例如,尽管日本的韩庆隧道比英吉利海峡隧道早20年动工,但它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因此它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比英吉利海峡隧道高很多倍。尽管地震在台湾大陆架地区频繁发生,但根据调查,它们仍然是经常性的。例如,在过去的100年里,尽管发生了无数次大地震和小地震,但台湾海峡很少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台湾海峡的海床大多由坚硬的花岗岩制成,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中国还有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其海底隧道地震等级超过8级,因此我们在处理桥梁和隧道地震问题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
总的来说,这座桥的建造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有许多缺点。海底隧道的建设成本很高。例如,我国修建的港珠澳大桥隧道全长670米,造价高达720亿元。130公里长的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建设不是比天价更高吗?海底隧道的建设比大桥的建设更复杂和困难。
其次,海底隧道,不管是行车还是火车,都有很大的缺点。例如,海底隧道中的空气循环不顺畅,高速铁路在隧道中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它必须减速。如果汽车是燃料车,整个隧道中的人会因为废气问题而无法呼吸(当然,纯电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最合适的方法是借鉴港珠澳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将大桥和隧道结合起来建造,这不仅保留了自身的优点,也减少了自身的缺点,而且施工难度更低,施工成本更低,施工时间更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先贤老子二千五百年前在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中就揭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非人能改变、是天道根据自身的客观变化而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地球的冷暖交替已经历六次。沧海桑田不是神话,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友生过的事情。
一万年前地球还处于冰川期的末尾,那时大陆与台湾陆陆相连。随着向温暖期的转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海峡平均深度50~60米,最窄处是福建平谭到台湾新竹,仅130公里。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历史的原因两岸曾中断了几十年的来往……九二共识的建立,两岸在经贸、文化、人员等各方面的交流往来日渐紧密。由小三通也变成了大三通。两岸终归统一,快速的来往发展,使目前的交通稍显滞后。十余年来为便两岸来往更快捷更便利,在海峡是填海铺路,还是海上架桥或打通隧道通过海底,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一,填海铺路不可取。造价昂贵且不说,上亿立方的石料,把海峡拦腰斩断,没有这个道理。
二,海上架桥应为首选,有关人员已对北中南三条做过研究评估。在造桥技术方面,我们已世界第一,毫无问题。世界级的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投资一千两百亿,若建海峡大桥少说也得二千五百亿。这是需要仔细算一算的。
三,应至少有一条海底隧道。技术方面毫不逊色于世界领先的日本。只是成本会更高。得失舍取,还是应好好掂量核算一下的。
到那时,两岸来往也就个把小时,这是两岸人民共同期待的。愿两岸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携手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是从福建平潭澳前镇限山岛到台湾新竹县新丰乡的坡头渔港,直线距离不到126.5公里!
不过,这两个地理位置最近的地方都太小了,多数会用福建平潭到新竹南寮来解释,这两点距离大约在129-130公里。
例如,2014年,两岸曾经共同创造一次 泳渡海峡的活动,就是从新竹的南寮渔港出发,用接力的方式,最终花了97个小时,从福建平潭的龙凤头沙滩上岸。
两岸之间最短的距离的平潭到南寮渔港路线,是大陆规公布的福建到台湾的海峡北线的路径,也就是"京台高铁"的规划路线。
至于,在台湾海峡的130公里宽度上,是不是可能填海造路?然后建一座跨海峡的大桥?
在回答问题的2019/5,100%的填海造路,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台湾海峡不仅是重要的海上航运通道,也是大自然创的一个海槽,海峡深度从50-200米之间,而深度的布局大约是从北到南的:深、浅、最深。也就是中台湾位置的海峡最浅,南台湾最深,淡水河口到新竹这歌区域,台湾海峡的深度多数在80米左右。
80米深度,126公里的长度填海,是不现实的。
台湾海海峡也是著名洋流:黑潮、亲潮通过的通道,水流很急,完全的填堵,也是很难的。
因此,跨海峡的交通解决方案,多数研究的是桥隧结合方式,也就是港珠澳大桥的模式,部分隧道、部分桥梁、部分人造岛等的综合方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