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时间,孩子,观念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孩子培养起来良好的生活习惯。#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问题,还说它简单呢,实际上从父母的角度,你要去考虑,小孩子生来是不会的,所以他做错了做的不对或者时间观念把握不准,其实才正常的,你说他天生就是什么都会,时间要把握得很准,这是不正常。
所以说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对父母要说的是,让他自己去控制自己的时间,他必须从不会控制转入到学会去控制。小孩也是人,有体验的,她不会控制时间所带来的后果,或者作业没做完啊,或者老师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会有挫折感,这些挫折感使他自己会有体验的。所以我说的核心的第一点就是不包办代替,你让孩子自己去体会。
所以基于以上的考虑,那么第二点就是做父母的是成人成人有一点,看破不说破,看到孩子的缺点,不要去说破它,因为他也是有面子的,你给他尊重,他就会尊重你的意见,那么你如何巧妙的在他不对的地方进行引导,比什么都重要。我看到很多家长打骂小孩子,我每次见到,我都说错不在小孩子,错在家长。其实家长如果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怎么会要求小孩子控制自己的时间呢?控制时间也是控制情绪的一部分。
第三呢,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谁都喜欢听好话,那么尤其小孩子涉世未深,外人觉得他做得很棒的,很喜欢的事情,他会更加乐意去做的,在把握时间方面更多的去鼓励他,哎呀,做的真不错,这么快的把作业做完了,你真棒,然后可以或者说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奖励,这时候,他把控制时间当做一种很荣誉的事情,事情就更好解决了。
所以说小孩子的一切问题,包括把控时间的问题,我觉得都是心理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心理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间那么抽象,看不到摸不着,让孩子如何凭空建立认知、形成时间观念呢?
对于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爸爸妈妈,最好用具体的、可视的、可操作、有趣味的材料和游戏教孩子认识时间。
具体怎么做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时间
生活是最好的学堂,离开了生活去谈知识——那都是高精尖的核心技术,哈哈,不适合我们学龄前的孩子哦,低龄孩子的认知一定是来自于生活的。对于时间的认识,首先也是来自于生活。
1、说说话
在儿子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墙上的挂钟,每天自己爬电视柜要取挂钟,所以,子玲就干脆把挂钟当“玩具”随他玩。
最开始,子玲教他的就是认识整点。
“这根针怎么又短又胖呢?哦,原来它的名字叫时针。”“快看看它在干吗?是不是去找6了?”这时,我会指着钟表上的整点告诉他这是几点了,多重复,找到机会就问。
还可以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子玲会在晚上该入睡的时候指着钟表问“孩子,现在几点啦?”然后再自问自答的指着表面上的整点说“哦,9点了,现在孩子要上床睡觉了。”久而久之,当时间到了9点的时候,他就会自己指着挂钟说“9点了。”
如果娃对整点的认知已经比较熟悉了,咱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认识半点。
认识半点对孩子来说最大的难度就是让他理解分钟走到6的时候是指30分钟。子玲家里的挂钟没有代表分钟的数字,所以,当时给他买了一个时钟教具。这个时钟最外圈是整点数字,中间圈是24小时的数字,整点之间有分钟的数字。
一开始,子玲并没有教他,而是随他自己去体验和把玩,他会顺时针、逆时针的转个不停,会观察到分钟转动的时候背后的齿轮也会转动,会慢慢发现整点之间还有些小小的数字。
当他开始问“妈妈,这是什么?”的问题时,子玲再去给他解释什么是分钟?什么是半点?然后一边播弄分钟走一圈一边告诉他这是60分钟,请他观察钟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了?
曾几何时,我们两抱坐在沙发上,一起瞪着眼睛看墙上挂钟走了20分钟,好像从哪一次开始,他突然对分钟的认识开了窍。
但,这种开窍是不稳定的,哈哈哈哈,时不常的他就又忘了。所以,戏精妈妈子玲有时会故意说错时间,看看他能不能发现。
2、讲故事
一天到晚开脑洞陪娃游戏,跟他演戏真累啊……这个时候,不妨拿出绘本。
《又来了!鼠小弟和松饼》鼠小妹说今天要给大家做松饼,于是叫鼠小弟把大家叫来。这是画面上的钟表指到2点,鼠小妹对大家说:“到了3点钟,你们就来吃松饼点心。现在先去外面玩一会。”
小动物都很着急吃到美味的松饼,除了鼠小弟每个人都去拨快了分钟。结果当钟表指向3点时每个人都只分到一小点松饼。鼠小弟3:30回来时,鼠小妹搬来一大块松饼,这才是真正的3点钟。
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画面具体、形象的把分钟这个时间概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后传递的诚实、守时的优良品格。
《晚安月亮》这本绘本每次看,每次都觉得太经典了,可以讲的内容特别丰富。
不知道你在和孩子讲这个绘本时有关注过房间里壁炉上的座钟、床头柜的闹钟吗?
整个故事是按照时间轴展开,每一页钟表上的时钟都是按照时间流逝在设计,配合上月亮越升越高,以及兔孩子的睡前仪式。
在儿子对时钟发生兴趣的那段时间,子玲也常常讲《晚安月亮》的故事,并且会特意重点突出绘本里的时钟和时间。偶尔会问一问,“现在兔孩子家是几点了?它在做什么呢?”当儿子开始察觉绘本里也有时间轴时,子玲觉得就够了,不用刻意教很多。
经历了儿子对时间认识的各种反复,子玲得出的结论是:绝对不要为了教孩子认识时间而去教。认识时间只是一段思维启蒙的小路,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二、在游戏中认识时间
沙漏秀宝贝了,这是一个2分钟沙漏,买它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子玲洗脸常草草了事,结果一大把年纪了还长痘痘。儿子发现沙漏后特别有兴趣,翻来倒去看里面的小沙粒蹦跶,然后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