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说“有教无类,又说朽木不可雕也”,该怎么和孩子解释?
孔子,有教无类,朽木不可雕孔子说“有教无类,又说朽木不可雕也”,该怎么和孩子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既是一个因材施教、关爱学生的师长,又是一个健康养生的倡导者,这一点从《论语·乡党》中记录的孔子的饮食起居之中便可窥见一斑。
《论语·乡党》中描述孔子的生活很详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因此,南先生说,对于宰予的感叹实际上刻画了孔子宽容、人性的形象,他是说宰予的身体不好,只好让他多休息一会儿,你们对他不要有太过的要求。健康是一切之本,身体垮了,学问、修养都无所依存,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有教无类”和“朽木不可雕也”并不是矛盾的观点,反而“朽木不可雕也”正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教无类,和朽木不可雕也。不矛盾呀。有教无类的意思是说,所有人都可以上学,都有上学的权利。朽木不可雕也的意思是说,这小子不珍惜时间,不好好学习,不值得交他。朽木不可雕也,并不是老师不教她,而是她自己不珍惜学习的时间,不好好学习。他要是好好学习,珍惜学习的时间,老师又怎么会骂他呢?自甘堕落的人不值得教,孔子说的非常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是一个很有趣、很可爱的小老头。除了有学问、有理想之外,他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也有自相矛盾的时候。
就像一个年轻的妈妈,今天心情不好,严格禁止孩子吃雪糕:“这种东西不健康,对身体完全没有好处,不许吃!”明天可以心情好了:“去买两支,咱们一人吃一支!”虽然前后矛盾,但也没有砍头的罪过吧?
孔子在教学的原则上,坚持“有教无类”,是他的理想与信念。但遇到了不听话的学生,气急了骂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如同那个妈妈,是前后矛盾,但无损于他的伟大。
这样解释,可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者指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即同施爱心。不应嫌贫爱富,喜优恶差。(爱优生,厌差生)。
后者指:老师教你:屋子四个角都是一模一样,那么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问其它三个角是什么角。你说不知道。孔子不教这样的学生。因为不是智障,就是压根不愿学。即烂泥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言外有意,弦外有音。重在听者的心态,不善听者,就此沉沦下去,身受其害;善听者,化为动力,自强不息,看终究是朽木还是金子?身心受益。师生之间,贵在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但有奇材异能者,师未必就是他的伯乐,因此何谈得上有一双慧眼呢?但师教无定法,正言若反、反言若正的语言风格,只有洞明内心才能领会。感觉跟不上理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的语言生动活泼,决不教条。在你没有教育孩子之前自己应该先弄懂孔子说这些话的思想意义。我们看《论语.公冶长篇》,原文:
5. 10 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是非常气愤的,但孔子讲温、良、恭、俭、让,所以就不能责备或责骂宰予。孔子就很感慨的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刷也。杇同圬,涂刷的意思。孔子象一眼看透了宰予似的,把宰予当做了反面教材。责备宰予又有什么用呢?然后又说,开始我对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通过宰予大白天睡觉这个事,我改变了对人的看法,现在是听其言观察其行为,不在相信人的行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大白天睡觉,不学习不要求上进的人才是朽木不可雕也。这样你就可以跟孩子解释说,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就象腐朽了木头一样是不会成材的。不要轻信别人怎么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材。
上一篇:如何成为茅台酒的代理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