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五代十国里南唐的实力很强,为何有人说南唐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唐,赵匡胤,南汉五代十国里南唐的实力很强,为何有人说南唐的灭亡是必然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唐灭闽后不能控制闽地,最富的福州被吴越所占,出海的泉州也被留从效割据,到最后只占了两个州,还将国内搞的怨声载道,国力大损! 灭楚更不用说了,马氏虽然灭了,可“老好人”边镐被楚国将领打的一路逃回南唐,丢人啊,那场仗更是什么好都没捞着。
总体来说李煜父子毫无识人之名,单看它们派出的将领就知道,正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李昪弄下的一点家底都被李煜父子糟蹋了。
综上,南唐当时地盘没多大变化,无法和北宋相比,另外国力早就在两次作战中耗尽,等到和北宋打的时候,南唐将领逃跑的跑、投降的投降,估计是坚守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全国都没有了抵抗之兵,用什么来保家卫国,灭亡也是正常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李煜不是皇帝,李煜一辈子都没当过皇帝。明确这个问题有利于理清南唐历史,从周世宗伐南唐夺得江北十四州打得李煜他爸爸李璟自去帝号,南唐的君主就没有资格称帝了,李璟去帝号后自称唐国主,他死后赵匡胤恩旨特许南唐保留其帝号并上庙号元宗,所以李煜继承的是唐国主的名号,并不是唐国皇帝。
李煜继位的时候,中原已经换成了赵匡胤的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位),在平定韩通兵变、完成周宋政权平稳过渡、稳定局势后也继承周世宗的遗志,着手统一天下,周世宗的行动方针是王朴的《平边策》,所谓″先易后难,先近后远″,赵匡胤继续坚持此方针不动摇,开始实施自己的统一大业。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天下尚存北边背靠契丹坚守太原的北汉、西南割据四川的孟氏后蜀、南唐灭楚遗留的湖南周行逢武平军、一直归附中原的荆南节度使高氏、盘踞岭南的南汉刘氏、名义上归附中原的吴越钱氏、南唐灭闽时遗留的清源军还有就是南唐了。这些小朝廷里,南唐疆域最大实力最强,所以按照既定方针将是赵匡胤最后一块啃的骨头,赵匡胤也是这么做的,在登基不久后便借口讨伐湖南张文表借道荆南,兵不血刃使荆南高氏献图内附,而周行逢留下的幼子周保权无力自保,赵匡胤又不费力地平定了武平军。在吃下了武平后,赵匡胤又派王全斌曹彬灭掉了后蜀,为了安抚剩下的几个割据政权的君主,赵匡胤对待高氏、周氏、孟氏都十分优渥,此后赵匡胤又派潘美曹彬大军南下讨伐南汉,在经过一番不大不小的抵抗后南汉后主也肉身出降,终于,高周孟刘哥几个,在开封凑成了一桌麻将。
此时天下便只剩北汉、南唐、吴越、清源军,而赵匡胤在灭南汉之前曾北伐北汉,但北汉抵抗强劲又有契丹为后盾,赵匡胤无功而返。吴越历代国王一贯谨遵开国君主钱镠的遗训,善事中原,因而对待赵匡胤也是恭谨无比,故赵匡胤曾向钱氏许诺他在位期间永不讨伐吴越。所以灭南唐便提到了议事日程,南唐自李昪篡吴开国以来,知道自己无力夺取中原统一天下,因此只是以自保为务,于内与民休息,慎动兵戈,此时南唐已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太平日子,人皆厌战,且军力实在难看,中主李璟好大喜功,想趁马楚内乱灭楚,然而灭楚一战打得很难看,不久后刘言就重整武平军,让李璟很头疼,而同样地,李璟想趁闽国内乱灭闽,这一战也打得很难看,结果也留下个清源军,这两次灭国之战都充分暴露了南唐军力的外强中干,不过灭闽一战最大的收获却是得到了林仁肇。
李煜自继位以来,虽然对内延续先主中主两代的国策,与民休息,不生兵戈,但是其作为一代君主政治能力确是不合格的,在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注定是要被历史的洪流淹没的。假使李煜是一代明主,整肃军务,最多也只能将南唐的国祚延续数年,终究无法逆天改命。他精于诗词,善书法,工乐舞,通佛理,在他治下南唐文化兴盛,他更是创立了南唐国家画院,使得文人画开始成熟,而他在词上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开豪放派之滥觞。这一切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君主,在他手下,南唐党争日趋激烈,而韩熙载等北来士人又受到猜忌不得重用,于是吏治不行、军队忘战,南唐国势日仄。赵匡胤在平定南汉后开始部署灭南唐,他从在南唐安插的间谍小长老得知南唐最能征惯战的大将便是灭闽时投降南唐的林仁肇,于是赵匡胤略施反间计便使李煜杀掉了林仁肇,在消灭掉最大的威胁后赵匡胤便派十万大军南下伐唐,李煜吓得只能连连上书表忠心,说自己愿意削去唐国的名号,改称江南国主,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挡赵匡胤的攻势,南唐虽然军力疲弱,所幸有长江天险,加之水军尚存一定战力,所以赵匡胤虽然来势汹汹,却也不能奈何,此时南唐的一个不得志的书生樊若水向赵匡胤献计搭设长江浮桥,赵匡胤采纳后不久便军临金陵城下,灭掉了南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唐的前身吴的开创者杨行密曾打败朱温橫行南方 到了南唐李璟灭楚被吴越吊打 灭闽被郎州军团 南汉吊打 而后周从柴荣时战斗力得到质的飞越 李煜基位时灭亡己是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唐缺乏明确的国家战略,目光短浅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没有准备和应对的任何战略战术决策,武备松弛,骄奢淫逸,从君王到大臣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日歌舞升平,国家糜烂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中,殊不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最后就是醉生梦死中被北宋一步一步灭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