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要学习《论语》?
论语,孔子,的人为什么有些人要学习《论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原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一个无神论的民族,虽然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的影响,但是其文化的根源还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儒家文化所形成的忠孝礼义信的形为规范已经成为溶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基因。上世纪初,从辛亥革命、五四运行,儒家文化作为保守、僵化的代表基本上被彻底推翻、打倒!随着中华民族求存图变的步伐一步步前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踏步前进,文化上的真空逐步显现。我们没有上帝、真主可以信仰,没有虔诚的信仰作为行为规范的约束,使漠视各种规章制度成为普遍现象,自我为中心成为很多人的处世原则,所谓的礼仪之邦成为自我安慰的口头禅。
回首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所谓不破不立没错,问题是破完以后,立什么?全盘西化已经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性的继承唯一可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过:“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论语》正是阐述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儒学的入门经典,读懂、读通,学以至用,正是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缺失的一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还在提倡学习《论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原因是被传统观念洗脑,还有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别人啊,说说我。研究佛理看出来的是管理,转头看道家经典跟佛家说的是一回事。并没有人跟我说这是一回事,但我自己看了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样,跟别人不一样。
儒家,我原本是印象不好的。因为课本里的《论语》被截断了,断章取义,看起来真寡淡。我也没系统研究过儒家,朱熹二程我倒是琢磨了一下这理论,是假道学。
是什么原因要读《论语》呢?朋友信誓旦旦地说这些文章写得好都是儒家的功劳,没有儒家连文字文章也写不出来。我想了想,儒家的生命力这么长,直接读已知的起源是最快的。当然,这之前读《道德经》我发现这文也根本不是通常被解释的那么回事,所以我认为我以前所知的儒家是被误导也说不定。
还有我是研究了佛家回头来研究的孔子儒,所以能知道当时的儒跟后来的儒家怎么不一样。而且孔子自己没立论,你要了解一个人,看看他都说什么干什么就知道了,就只能看《论语》了。
《论语》,语浅意深,不知道怎么没人把它重新整理一下。我自己边读边归类,微言大义、你得懂才行啊!两千年下来,很多错误的解读,要自己思考的。
很有用,《论语》。孔子的话,直接就是论管理,实际操作。当然,这是因为我认为从人生到社会整个管理是通的,孔子也是这个意思,哈哈!这是我读《论语》的理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有达到一定知识积累的人才可以提问这个问题。反过来,当你达到一定知识积累自然会知道答案,谢谢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生天地间,应该有价值判断。
如只是求生存,其与禽兽没什么差别。人何以为人呢?
如果只是如动物般饥食渴饮,一味逐利,无非是让自己活着和繁衍后代。如此,自可不必有什么价值判断,只要趋利避害就行了。我们不会对禽兽讲道德。
假如你内心不只有上述那些,而还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那就有别与禽兽,所以要跟你讲道德,讲人之所以为人者。
于是,人就要学论语,就是说不是人就不用学了。
学论语,来使你的人性显著。
西方是通过宗教来使其人性显著,其比论语要肤浅的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学《论语》,有何颜面做中国人?
上一篇:“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就不要抱怨生活不容易”,大家怎么看这句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