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弋加一撇“丿”为“戈”,这一撇表示什么意思?
兵器,关系,汉字弋加一撇“丿”为“戈”,这一撇表示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字经过孔子之手后,再去翻以前各国各地各时期各民族的文字再来解释汉字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隶楷文字的设置规范逻辑与演绎宇宙万物的逻辑同理!
这才是中华文明最基本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弋”是象形字,本义是木桩,金文像一根带杈的小木桩。“戈”也是象形字,本义是古代一种长柄横刃的兵器。泛指兵器,引申为战争。《说文-戈部》上言:“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汉字基本笔画中,“丿”表示向下向内用力运动。在“戈”中这一“丿”表示向内拉回“戈”。
弋(拟音、一、yì)弋是由横“一”、弯钩“”和点“点”三个笔画组成的独体文。横“一”指示横击或单手投掷;斜弯钩“”表示向外向上投掷的相对运动轨迹;点“丶”指投掷的目标。弋为单手投掷的飞镖或标枪类狩猎武器,从甲骨文“”来看就是一条简易的削尖的木棍。(戈为双手握持的割刺类武器)。读音应该是模拟飞镖的快速飞行声;或被射杀的鸟的叫声;或借“一”声来强调单手用武器。
弋的本义为单手投掷或横刺的标枪类武器。引申1. 射,如弋射(射鸟、射猎禽兽)、弋猎(射猎,狩猎)、驰弋(驰射);2.箭,如牵弋(中箭)、理弋(犹引弓)、毕弋(毕为捕兽所用之网,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2. 巡,如游弋(指巡逻,无目标地兜游,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指在水中游动)、巡弋(指(军舰)在水域巡逻);3. 取,如弋取(获取)、弋窃(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 、弋人何篡(弋人指射鸟的人,篡cuàn指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弋获(射而得禽、泛指擒获、获得)、弋缴(猎取飞鸟的箭)、罟gǔ弋(指捕鱼捉鸟的工具)、机弋(指猎取禽兽的器械);4.黑色,如弋祶(黑色粗厚的丝织物);5.乌弋(汉时西域国名,后泛指西方极远的国度)。
戈(割gē)是由木制狩猎武器“弋(削尖的木棍或木叉)”衍化而来的。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勾刃兵器之形,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木棍前端改用金属制品,不仅能刺还能割。戈楷化后,笔画释义为横“一”表示可以横击刺杀,撇“丿”表示向内用力,即割杀;斜弯钩“”表示向外向上的相对运动轨迹,指可以刺或挑。戈也可理解为双手握持的兵器(图1);弋为单手投掷的狩猎工具(图2)。借“割”声来强调可以割杀的兵器。
戈本义指能割杀、能刺杀的一种进攻性武器兵器。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后泛指兵器、战争、战乱,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说明:中国古代商朝至战国时期的典型进攻性兵器是曲头的“戈”,从秦代开始戈逐渐被戟和矛所取代,西方古代的典型进攻性兵器是直头的“矛”。这种主战兵器的差别是由军阵作战方式决定的。在方阵进攻时,战车部队正面出击,高速闯入敌阵,站在车上的戈兵借助车势用戈头“收割”车边敌人的头颅,就像镰刀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造字的层面,这俩还真是 近亲。
弋 是个象形字,原指 带有丫杈的小木桩,而 戈 指的是拿在人手上的那玩意儿(武器最开始都是木头的,后来发展成了加装金属),那一撇实际上握着的手。严格来讲,弋是象形,戈是会意(拿在手上的才算武器)z
上一篇:办社区儿童阅读项目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