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克服个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自己的如何克服个人完美主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何为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指追求事事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而持有这种想法的人称为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硬币有正反两面,人或事物也一样。完美的反面就是不完美。一个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么就意味着ta无法接受不完美。如果这件事刚好发生在这个人身上,代表着ta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个体为什么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如下原因:
一、环境因素
如果一个人处在仪仗队里一样,别人的步伐都是整整齐齐得,如果自己突然掉队了,会马上赶上队伍保持整体的一致性,这种现象可称为整齐划一性。
当一个人身处在人群之中,如果周围的人比之自己优秀的很,不知不觉就会想要跟上别人的步伐,就会按别人的成绩为目标来要求自己。而这个目标在其心里会被自动定义为完美目标,如果做不到别人的成绩水平,就意味着自己不完美、“掉队”;为了保证自己不“掉队”甚至被淘汰,因此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二、成长因素
如果家里面有着一对苛刻的父母,从小对ta的要求就是事事要做到最好,那怕有一点差错都不可以。长期受到父母的对待,那么容易形成完美主义人格。
著名的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有一次在书友会上分享过他一个朋友的故事。在樊老师的眼里,这位朋友聪明、能干、有才华是个很优秀的人。但ta却不这么认为,总觉得自己很差劲。
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樊老师的这个朋友从小父母对ta很严格,如果考试考第一回到家就是笑脸相迎,如果没有考第一,那怕只考了个第二,回到家父母对ta是不理会的。
所以一个人成长中长期受到父母苛刻的对待,那么容易形成完美主义的思想。
三、不合理的期待
当一个人无法认清自己的实际能力、或过于高估自己能力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自知之明,那么就会出现事情的结果与自己预计不一样,也就是出现不完美的结果。
如何改变不完美主义的心态?
一、明确可控与不可控因素
像周围的人、父母是不可控的。因为优秀的人能力在那里,你不可能要求别人的能力降到和自己同一等级;而父母你也无法去改变ta们的言行与思想。因此你需要知道这两点是你无法控制的。
而我们能控制就是环境和自身的思想。既然处于这个环境会让你感到压力倍增,那么我们可以换个环境,去到和周围能力与我们相仿的人在一起,减少外在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二、改变认知思维
两个人一同在沙漠中迷路了,水早已喝光,突然在沙漠中捡到半瓶水。持有积极思维的那个想到还有半瓶水,太好了;而持有消极思维的人想到只剩半瓶水,真是糟糕透了。结果那个怀有积极思维的人最后走出来沙漠,而那个消极思维的人却永远留在了沙漠。
人的思维分为积极思维(正面)和消极思维(负面)两面。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过于追求完美就会产生消极思维,就像沙漠行走的两个人一样。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就会对自己说“只剩半瓶水”,能够接纳完美当中出现一点瑕疵就像“还有半瓶水”。
当我们能够改变自己认知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虽然这次做的不完美,但其中某一方面做得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变、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也是可以的。”
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人无完人,当我们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对自己过去苛刻,那么完美主义的心态就不会变得非常重。
我们可以对自己这样说:“虽然我不能做到事事完美,但我的某个特质(责任心、上进心、求学心……)是别人所不具备的,在这一点上,我比其它人还要强上许多。”
当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苛刻要求,心中那份执念不是太强,那么才有可能促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答主简介:阿松,一只90单身狗。心理咨询师、资深电商运营、自媒体写作者,愿我的回答能让你有所收获。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完美主义者感觉完美主义能让自己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
在大卫·伯恩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好心情手册》中说,放弃所有的理想目标,只忠于现实和一般的目标,这样你就不会再失望或者沮丧了。你可能会说,“如果我不为理想目标奋斗,我怎么取得成功?”
确实,所以在理想情绪认知中,我们应该选择任务完美主义,而不是自我完美主义。
那什么是任务完美主义呢?就是在每个项目或者任务上,你可以尽你所能做到最好,甚至是完美。你可以试着让任务理想化。但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不取决于任务完成得是否完美,你仍然是一个想要完美完成任务的人,但绝不是因为完美完成了任务才是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可以不放弃做到完美的想法,但是要杜绝要求或者必须。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很想完美的完成这个工作,但是我不一定必须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完美主义怎么治愈?
心理学对于人格的描述中,有个词叫作“完美主义”,英文是perfectionism。在性格中这种倾向强的人,往往对于自己和他人有更高的要求,而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表明,运动员,尤其是出色的运动员,在完美主义上一般都有比较高的得分。拥有较高完美主义特质的人,看待事物和他人时更容易看到存在的问题,他们不断的寻找问题,寻求改善的方法,然后使得自己更加完美。
首先,从完美主义形成的心理理论认为完美主义起源于早年经历和父母的影响。以下几个模型都是经过实证研究证实的。
一、社会期望模型(Social expectations model)
社会期望模型参考了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一般认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是极度挑剔的和苛求的。还有部分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他们很可能会模仿父母的自我评价倾向,孩子们可能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完美的,并努力也成为那样完美的人(Azizi等,2011)。Bandura和Kupers (1964) 为孩子会模仿来自父母的自我强化反应提供了早期证据。这个研究是以这样的观念为基础的,即人们的自我强化是依个体认定个人成就指数的某些表现水准而定的。当他们没有达到成就标准时,就有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惩罚反应父母批评是心理控制的一种方式,它能干扰到孩子的自我价值,且心理控制能够预测孩子随着时间逐渐减少的幸福感。Kenney-Benson 等研究表明,母亲控制与孩子的社会决定完美主义形成有密切关系。
上一篇:用手机浏览器登陆头条号的时候,输入账号和密码后弹出一个图形验证,但图标拖动不了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