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自然,道法,道德经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象元。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意为:有物浑然一体,先于天地而存在。无音声,无形象,独一无二,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称它为‘’道‘’,又勉强称它为‘’大‘’。大而无外,却又离去,离去辽远,复回身边。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老子通过本章,对‘’道‘’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取名之为‘’象元‘’者。‘’象‘’为象征,‘’元‘’即‘’玄‘’,玄妙幽微之意,是道的代名词。老子认为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产生于天地之前,永远运动着(周行而不殆),为万物的本原(为天下母)。道本无名,且难于用言词来表达,故名之为‘’道‘’而已。或以其无所不包而勉强名为‘’大‘’;以其周行不息而称为‘’逝‘’;以其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而称为‘’远‘’;逝而远去而又返还本根,故又称为‘’反‘’(返)。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人合为‘’三才‘’,配道为‘’四大‘’。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自根自本,无所取法,因此说‘’法自然‘’。人能法自然,则‘’大宇宙‘’(自然)和‘’小宇宙‘’(人)浑然一体,物我无间了。
我认为对老子《道德经》全章通读、学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道‘’的原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死心眼,人法地,可反过来理解生成之道,地生养人,地法天,天生地成,天法道,道生天。迷混阵,就在道生自然?还是自然生道?它两个就是宇宙之迷。法,生,现,见,同意。可以理解为生人生万物的基本条件。都依靠这些基本条件生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人都在讨论研究。我只说自己浅溥的认识不一定正确。
法,我认为是象,相似,和仿照的意思。人法地,地,是指大地上的一切东西
比喻说,山川,河流,土壤,石头等还有动物植物等。对于无生物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无从说起,单说植物和动物,它与人有很多共性,就是说有很多相似的方面,比喻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育,爭斗,互助意识,集体意识喜怒哀乐等。人法地,地法天那就更多。比喻说,天有太阳月亮,人有督脉任脉,天有三百六十天为一年,人体有三佰六十个穴位,天有春夏秋冬长夏,人有肝心脾脾肾。一年有十二个月,人体有十二正经。很多很多。天法道,就是天的运行是按一定规律的,我认为道就是规律。道从那里来?道从自然中来,道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中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的句子。喜欢古籍的朋友估计对这两句都不陌生,纯粹的过多的再从哲学理论中加以探讨,估计感兴趣的都不多了。因此,我们是否换个角度另讨说法,权当是异想天开也行。
二十五章云:“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是“道生一”还是“道法自然”,再加上“道可道非常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几个“道的意思应该相近吧。”足以说明,道的形式是从自然形式演化而来,自然状态是道的温床。反推哈,自然生道,道生一。道就是一,一就是道,道是万物之首,也是核心。天之道在日,国之道在君,地之道在核(吸引力),自然道生,则有一也。道生则动,有动则分阴阳。是生二也。二者,对立也,如天有昼夜,如国有文武,如地有水陆高低。
这些都好理解哈!重点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片面以为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前面说了,道法自然,一分二,二分三,是一个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无日不天,无君不国,如蜂有蜂王,蚁有蚁王,猴有猴王,不仅动物如此,连植物也是这样。一从低矮的灌木丛中,总会出现几株高大林木,眺立其间。无阴不阳,道在其中矣!有君就有臣,有臣就有百姓,君臣互依,不可分割。反映到数字上,是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三生万物,百姓创造一切也。君是一国之化身,臣是疆域之化身,偏居一方,系民者无数也,民是家庭之化身。所以说道者,国也,是一,臣二,民三,统与分的关系。先有君,后有臣,而后有百姓,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国家的形式如此,企业的形式也是如此,是先有老板,后有职工,职工越多,老板就越大。家庭结构同样如此。先有父母,而后有子,而后有孙,又有新的家庭,不停的裂变,构成社会,统一成国家。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差不多意思一致,或就是其变体。进一步确认,其外独立,为一,其内对立,为二。三者,意义在众也,并非三数。这终是一面之说,相信执不同见者甚多。
上一篇:德邦快递,货到大连运营区60个小时不给客户派送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