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周武王死后两个弟弟要谋反?
周公,武王,成王为什么周武王死后两个弟弟要谋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打败三监和武庚后,周公又率军对东方一些参与叛乱的方国进行了讨伐,进一步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修建成周洛阳,分拆殷人势力,制定礼乐,教化万方,形成了周朝治国鲜明特色。尤其是在局面稳定后,又毅然把王权归于成王,赢得了后世儒家和历朝统治者一致好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周建立前,是兄死弟及,父死子袭,周建立后,周公旦立法,必须是父死长子继位,长子不在的,继位人在众儿子中挑选,这样避免了因权而兄弟残杀,正因为此,武王死后,由他年幼的儿子继位,史称周成王,而按兄死弟及的规定,应该是管叔做天子,因此管叔怀恨在心,加上周公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因此造谣中伤周公,说周公想当天子,并以此为借口和蔡叔一起煽动纣王儿子武庚带领商朝遗民造反,后各诸候国也趁机反叛,周公与姜子牙用了八年时间才平熄叛乱,平熄叛乱后,为了能更好的管理俘虏,于是在洛阳建了城堡,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到洛阳,东周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武王临死前嘱托他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因此成王前期,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都是武王的弟弟,但管叔年长于周公,自认为按兄终弟及的次序,也轮不到周公掌控国事,于是心怀不满。
管叔鲜和蔡叔度,共同在商周旧地监控纣王的儿子武庚,与武庚一起统管商周的遗民,史称“三监”。武庚则有心反周复商,也不知道他们谁挑的头,总之就勾结在一起造反了。
多说两句。虽说造反不成功,把周公也折腾的够呛,毕竟是亲哥哥亲弟弟谋反,不得已杀了管叔流放蔡叔。有一个词语“狼狈”,用作形容词,就起源于这一时期的周公身上。
”周公恐惧流言日”,是说三监叛乱前,散布谣言说周公想自己作天子。周公陷于尴尬的境地,《诗经》和《尚书》(此处记忆模糊,不知是尚书还是逸周书)都说过周公“狼跋其胡”,就是说周公像一头老狼,往前走踩到胡子,往后退踩到尾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狼狈不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王的这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是自己作死,人不作就不会死。
武王伐纣成功建立大周,三年之后不幸病逝。此时儿子诵年幼,便嘱托弟弟周公旦摄政,辅佐幼主成王诵。武王接受过文王和太公尚的思想重陶,知道主政者必须族貝备高尚品德才能获上天保佑,压住政局。太公年纪更加老迈,必须及时培植家族内部势力,自己的几个弟弟当中,只有周公旦品行端正,是可倚重的贤人,他没有胡乱地按次序选年长的管叔来摄政。这就引起了管叔的不满,摄政的位置应该归我,凭什么让他上,于是他怂恿蔡叔,甚至勾结纣王之子发动叛乱。
管叔,蔡叔是皇族内典型的不肖之子,自已没有受到先王器重,时运不佳,应该反躬自省,端正品行,修身待时。他们竞然在这不利的形势下来个大动作,可见他们根本就没把老天放在眼里。妄图凭着赌博侥幸打败庞大的周朝势力,周朝还是自己的家呀。即使成功,以后与武庚还是一场恶战。能有那么多的幸运吗?除非有上天保佑。周朝的军队刚刚打败商朝,士气正旺,力量雄厚。周朝德行顺应上天,太公尚还健在。以这样的军队攻打师出无名的叛军,如囊中取物,垂手可得。
周公旦派遣正义之师平定了叛乱。处死始作俑者管叔,蔡叔,武庚发配流放。周公的处置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他品行不端,那么现在大权在握,一定对叛乱者大开杀戒,六亲不认,好在朝中树立威望,然后取成王之位而代之。周公旦是孔子所推崇的圣人,他为成王辅政兢兢业业,受到朝野信服和后世传颂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只有有周武王在他们就不敢造反
上一篇:大闸蟹两个爪爪怎么清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