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刘邦,功臣,韩信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诟病刘邦称帝以后大杀功臣,其实这是对刘邦的一种误解。因为刘邦自始至终都没有刻意地大杀功臣,他所针对的都是那些裂土封王的异姓诸侯王。
从秦始皇建立帝制开始,非皇族成员追求裂土封王的权力,本身就是犯了死罪。到汉景帝时,晁错就总结出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晚削晚反。
后来,建文帝对自己叔叔们磨刀霍霍时,也是高呼这种口号。
再后来,康熙对吴三桂等人磨刀霍霍时,也是高呼这种口号。
大家都认为这种口号的逻辑非常有道理,因为一个人在拥有裂土封王那一刻起,就已犯了死罪。
再看刘邦,他一直都在善待功臣。除了那些拥有裂土封王权力的人,其余无法威胁皇权的功臣基本都是善终。
所谓刘秀和李世民善待功臣,无非是因为他们手下没有裂土封王的人。如果有这种人,刘秀和李世民也会大开杀戒的。
大家都说刘秀仁慈,但当自己的儿子敢扩大私人班底时,刘秀也一样铁血处理。他虽然没有杀自己的儿子,但对于那些奔走于诸王门下,试图追求富贵的宾客,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一通砍杀,诸王宾客被杀了一千多人。
马援功勋卓著,而且一直都是夹着尾巴作人。但是仅仅因为流言,马援死后都无法正式下葬,甚至都没有人敢去吊唁。后来,马援的老婆一再上书辩白,马援才能正式下葬。
如果马援在前方打仗的时候,敢逼迫光武帝给自己裂土封王,被灭族就是分分钟钟的事。
大家说李世民对功臣集团仁慈,那是因为他手下就没有敢追求裂土封王的功臣。否则,李世民也会大开杀戒的。
李世民时代的张亮,也是在凌烟阁上有画像的人。结果呢?这位老兄都没有追求裂封王的权力,只是因为收的干儿子比较多,所以就让李世民灭掉了。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张亮呢?因为李世民认为:你收这么多干儿子,是不是打算用来造反啊?虽然有人认为这是莫须有,但是李世民还是把张亮杀了。
李世民时代的徐世勣,也是凌烟阁上有画像的人。但李世民在临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徐世勣乖乖听你的命令就算了,否则格杀勿论。徐世勣表现得非常乖,所以逃过一劫。
李世民时代的尉迟恭,也是凌烟阁上有画像的人。虽然为人骄狂,但根本没敢追求裂土封王的权力。一样被李世民一个耳光一块糖的手段,收拾得甘当政治花瓶。如果尉迟恭不想接受这种事实,估计也不会有活路。
李世民时代的李靖立有不世之功,可李世民一见面就把李靖训得连头都不敢抬。如果李靖敢借机逼李世民对他裂土封王,或是跟李世民讨论兵法时,开口就是你比我差远了,我估计他不想被灭族也难。
皇权从来不会盯着功臣杀,皇权从来不会盯着同姓诸侯王杀,皇权从来不会盯着外戚杀。皇权只会盯着有可能威胁皇权的力量大杀特杀。
因为皇权追求的目标是一世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任何有可能威胁皇权的人,都要被皇权杀无赦。
所以,权力顶峰是个大旋涡,皇帝让谁进入其中,谁都很难克制进入其中的欲望。但进入其中的结果,通常就是九死一生。
所以,皇帝重用功臣时,有远见的功臣通常会感觉恐惧,因为被重用的下场通常都是被满门抄斩;皇帝重用诸王时,有远见的诸王通常会感觉恐惧,因为被重用的下场通常都是骨肉相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张良是刘邦的智囊,刘邦曾经感慨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张良和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都是帮助刘邦打江山的中流砥柱。
可是这“汉初三杰”,一个被一贬再贬,最终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另一个一心为民,却也不得不通过自泼污水保命。只有张良始终如一被礼遇有加,没有被杀,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张良只是谋士没有兵权,所以刘邦对他很放心。刘邦在开国之后杀了韩信、彭越、臧荼等人,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将军,身上有战功手里有兵权。刘邦之所以要杀这些人,是因为这些人要是哪天心怀不轨图谋造反,就比较危险了。
所以刘邦在开国之后杀尽功臣,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没有杀张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张良没有兵权,对刘邦的江山社稷构不成威胁。
第二,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没有不臣之心。张良算是对刘邦最忠心的人之一,无论刘邦处于多么落魄、危险的境遇,张良都始终如一的跟着刘邦,为了刘邦他可以忽略掉自己的性命。
当年刘邦赴鸿门宴之时,张良早已知道这是个陷阱,本可以为了自己的性命一走了之。可是张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心里刘邦的安危比自己的安危更重要,所以他不仅没有逃,还帮着刘邦转危为安。可见张良的忠心,所以刘邦不会杀他。
第三,张良曾帮助过吕后,对吕后有恩。在高祖十年的时候,刘邦因为宠信戚夫人有了易储的念头。此事一出满朝震惊,大臣们都在劝诫刘邦不可动摇国本,但刘邦一意孤行谁也劝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吕后求助于张良,于是张良为吕后出了一个计谋。
张良对吕后说:“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吕后听了张良的话,请来了“商山四皓”,刘邦果然不再提易储之事。经此一事之后,吕后对张良更是敬重有加。
第四,张良的志向是报仇雪恨,和其他追求权势利益的人不同。张良本是韩国的贵族之后,不幸的是国家被秦灭了。张良还曾散尽家财,只为刺杀秦始皇,可惜没有成功。
张良跟随刘邦打完天下之后,大仇已经得报,而且本人醉心于道学,比较淡泊名利,不争权夺利。并且天下大定之后,张良就主动退出了权力圈,对刘邦也没什么威胁,自然是不用杀他的。
所以说,张良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足智多谋,还无心于功名利禄的智者。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还不怕他功高震主,非常的两全其美,刘邦自然不舍的杀他了。
上一篇:如果你21岁那年给你两个选择,1是回5年前,2是回到20年前,你选择哪个?会做些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