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生与死?
也是,生死,这是如何看待生与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浅说伟人毛泽东的生死观》
毛泽东在名著《矛盾论》中,曾从哲学的高度,多次论及生死的问题;他指出:
“……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
“……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
中国人还有“红白喜事”的说法,认为生与死都是可贺之事,这种超然态度很合毛泽东的口味;1958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这样说:
“中国人会讲辩证法,结婚可能生小孩了,是突变,一个母亲分裂出一个小人出来,多子女的分裂出六七个、七八个,变成航空母舰。我不是不赞成节育,是讲辩证法,是说新事物的发生,人的发生、生产,这是喜事,是变化,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至于死亡,老百姓也叫喜事,但一方面总要开一个追悼会,哭一哭鼻子,要送葬,人之常情。一方面是喜事也确实是喜事,如孔子还在,会场上有他,问他多大年纪?二千九百岁,这就很不好,大家有饿死的危险。讲辩证法不赞成死灭不好,是形而上学。”
生与死,既然是个自然现象,人就必然要遵循自然规律;所以,毛泽东每当说及死亡之事,虽也有些无奈与伤感,但他豁达、乐观的胸襟,却使得他的言谈随意自如、充满了轻快的格调,时不时还出现俏皮话。
毛泽东曾对护士长吴旭君说:
“人都是要死的,这是个概念。根据概念,然后你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人,看来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判断你再去推理。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引自吴旭君《毛主席的心事》,下文不再注出。)
他对吴旭君,还说过这些话:
“如果不死人,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
他引用了刘禹锡充满哲理的一联诗句,说明了人死的必然性,表述了新生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的哲学观点——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而喂鱼之说,又充分展现了一个伟人豪迈、幽默的性情。
毛泽东于青年时期,就曾经认真思考过死亡的问题;他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之时,写了许多批语。
在他看来,死亡也是不必太过于畏惧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其一、由生到死,是一个嬗递渐至的过程;老人安然寿终,其事必当如此,有此认识,“亦不至起甚大之畏惧”。
据他的推测,人之所以畏死,不是畏痛苦,而是不知身故以后,将会如何;觉得宇宙浩茫,无所凭据,也就是心里空荡荡的,没个底。
其二、假如人能够长生不死,长住于一个老旧世界,永远经验同一种生活,那才是没有多大意思呢。
人都有好奇之心,死是有生以来、未曾经验的奇事,死后的不可知世界,更是奇中之奇;“未尝经验之奇事,何独不之好乎?”
于是,他又说,“人生在世,何处寻此奇伟之巨变”,“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
青年毛泽东认为,人的自然死亡,最终是无法改变的,故而,只有以泰然处之为上;但还有另外两种死亡——自杀与被杀,又该如何评价呢?
他于那时,写了一篇文《非自杀》,将生与死的几种价值档次,列成了一个表,如下:
有人格的得生第一。
奋斗被杀第二。
自杀第三。
屈服第四。
列为第一的,是“得生”;可前提必须是要“有人格”。
他认为生命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保持人格的尊严;所以,“与其自杀而死,宁奋斗被杀而亡”。
至于苟且偷生,则是生不如死,被列于自杀之后,因为自杀在“人格保全”上,还“有‘相对’的价值”;“田横五百义士同时自杀,洪杨军十万架火自焚”,是壮烈的行为,在情感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但毛泽东还是把“有人格的得生”列于第一、排在“奋斗被杀”之前,可见他是贵生的;那么,如何生?如何获得顽强的生命力呢?他认为,人的精神状态,是第一位的。
这个观点,有他自己的经历、作为依据。
1929年秋,在江西苏区,处于立三路线的阴影之下,毛泽东得了疟疾,病了三个多月,好几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上海的交通员历尽艰险、弄来了奎宁,傅连璋医生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毛泽东仍将他的终于康复,很大程度归功于他在稻草床上、草拟出来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红军的企图,亦曾使得毛泽东由焦虑而引发出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而在越过六盘山到达陕西以后,他则每晚安然入睡于黄土窑洞里,亦可说明精神状态对于健康与否的作用。
章含之在《忆主席》一文中写道,“在我生活的每个关键时刻,却又都是毛主席他那神奇的大手扭转着我的命运。”
她回忆了在“文革”之初,对很多现象,很想不通,便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要求见面;毛泽东却只让秘书带来两句话。
第一句,要“经风雨,见世面”;
第二句,“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忧来明日愁”。
后一句话,出自唐人罗隐的《自遣》诗;诗云: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首诗,劝人不要老把烦恼的事挂在心头;全诗仅用20个字,却将诗人的苦闷与自慰、旷达与洒脱,表达得尽情尽致。
章含之继续写道,“在以后的两年中,我带着惶惑不解的心情挨批判、挨斗争,经了风雨,见了世面,没有再去麻烦毛主席。”
毛泽东是很赞赏这首诗的,曾将之字字圈点,一路密圈到底;诗句虽然富有深刻的哲理,却不知罗隐自己都做到了没有?
毛泽东于晚年,以多病之躯,忧心于国事,情绪上时会感受到寂寞与悲凉,他便借大量的诵诗读赋,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机要秘书张玉凤在《毛泽东晚年二三事》中,这样回忆道:
“有一天,主席让我找来古人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的一首赋《枯树赋》,这首赋主席是早已熟读过的,前些年他还嘱印过大字本,全赋大部章节他都能背诵下来,即使是在这病魔缠身的晚年仍能背出。今天他特意指名让我找这首赋读给他听。这是一首以树喻人,曲折生动,读来令人感慨万分的赋。
在他的病床边,我读着这首赋,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双目,体味那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着自己一生经历……”
“这是他诵读的最后一首赋,也是我为他最后一次读诗读赋。”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裹。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旧注认为,在《枯树赋》里、树之枯萎,是由于多次移植的结果;毛泽东在1975年5月25日,曾经明确表示,不同意“移植说”。(《主席对几条注文的意见》,见《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前言。)
上一篇:孩子读七年级,英语第二次月考考了45分,孩子说对英语没有兴趣,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