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三国时代中的什么人物?
刘备,关羽,汉中你最喜欢三国时代中的什么人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就是我喜欢的三国英雄,不知各位看官你们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有胆识、有谋略、有眼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文化里,我最喜欢司马懿,因为他足智多谋,养精蓄锐,胸有大志,腹有良谋,善于看透每个人的心态,取得曹操的信任,避开诸葛亮对他的争斗,对付了曹真等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统一大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时期的人物,我最喜欢是张飞。
说到张飞,你们也许会纳闷,这么多英雄人物,个个优秀,你咋会喜欢张飞呢?
我来给你们说说为什么张飞逗人喜欢。
第一点,张飞没有心眼逗人喜欢。和刘备第一次见面,就决定跟着他闹革命,终其一生也没有改变过。
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是逗人喜欢的,你们想,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他,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刘备能够遇到他,不得不说是非常幸运而且幸福的。
所以,刘备终其一生也是对张飞发自肺腑的好啊!没有让他受过一点委屈。后来的刘禅甚至娶了他的两个女儿做皇后,在那个年代,给予的待遇是何其优厚。
第二点,张飞的耿直豪爽逗人喜欢。
在任何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来没有隔夜的话,有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性格从来都是令人放心的,和他打交道,心不累,想想就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要是现在这个时代,谁都会抓住这种朋友不放的。你们说是不是?
第三点,张飞战力值高,冲锋陷阵令人放心。从“三英战吕布”开始,他的战力值就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
并且,有他二哥关羽向曹操的推荐,更是让天下武将闻风丧胆,宁惹关羽,不惹张飞,是武将们的共识。
有这种大将,还有何求?
有这三点,想不让人喜欢都难。
有谁可以和他比肩?欢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头条作者按史索骥为您解答!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蜀汉的大将魏延。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反派人物,因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然而,真正的魏延并非如此,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将军,也是我最喜欢的三国里的历史人物之一。
魏延简介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随刘备入蜀,与黄忠等统军平定广汉郡,刘备称汉中王后负责镇守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提出子午谷奇谋。阳溪之战大破郭淮、费曜。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指挥下,和高翔、吴班等一同于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战果。
《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部曲原是汉代军队中三级编制的名称,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部曲便成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而绝非降将(《三国演义》中魏延本是刘表部将,后杀韩玄,献长沙于刘备,完全是杜撰)。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刘备用法正之谋,举倾国之师,历时岁余从曹操手中夺得军事重镇汉中郡。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汉中坐落在关中和巴蜀之间,属于两大区域交界的地带,蜀国如果占据汉中,不仅能够保障成都的安全,更能成为其北伐的基地。对蜀国而言,汉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荆州。
基于此,谁来驻守汉中,刘备怎么能不作慎重考虑呢?刘备手下大将著名者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从刘备的立场考虑,他肯定想到的是关羽,但是关羽此时正在镇守荆州,不可能调离原来的防区。黄忠虽然勇猛,但年龄超限,不适合长期驻守。而马超是寄人篱下的降将,虽然有威名,刘备并不信任他。这时就只剩下张飞了,驻守汉中的重任非张飞莫属了。但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刘备力排众议,破格任用魏延。刘备的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魏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他对魏延的信任。
驻守汉中十五年,保蜀汉平安十五年
《三国志·姜维传》说:“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
魏延守汉中十五年,汉中固若金汤,没有放一个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这说明刘备没有看错人。接任的王平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针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打败曹爽率领的十余万魏军。而姜维轻易改变魏延的战略部署,却直接导致蜀汉的灭亡。所以刘备在用人和识人上,确实要比诸葛亮高明得多。 魏延勇略过人,他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可以称之为善战无敌。曹魏方面,除司马懿以外,能与魏延匹敌者几无其人。
善奇谋、出奇兵,可惜不被诸葛亮采用
如此看来,魏延统大军能独当一面,克敌斩将,治军有方而勇猛过人,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蜀汉一流大将。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战略:“魏延献策由他率精兵五千,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乃“奇谋”,“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然而,诸葛亮没有听从魏延的方案,错失了一个北伐曹魏兴复汉室的大好时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