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三国时代中的什么人物?
刘备,关羽,汉中你最喜欢三国时代中的什么人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喜欢的是赵云,想三国当中,要说有勇有谋,只有刘备被曹军大败于当阳长坂坡,赵云六进六出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后人有诗赞赵云说: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赵云有这么好的武力,这么好的智慧,这么好的品质,难道能让人不喜欢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来想去,我最后还是选择:孙权
那么我为什么选孙权呢?
孙权作为三国里面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孙权执政长达52年,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军功、文治,都颇有建树。
1. 孙权年幼继位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政治能力。而且最为重要的年幼时就城府深厚。
孙权18岁继位,虽然有孙策留下了周瑜和张昭辅佐,但是其自身也是智慧超群之人。不然怎能在孙策随后,稳定东吴的政局。
在赤壁之战时连刘抗曹。然而在于刘备争夺荆州时,向魏国称臣,启用陆逊打败刘备。
2. 两次放弃称帝的机会
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的年龄时最小的,也是最后称帝的。而最引人瞩目的是,他两次放弃了称帝的机会。
第一次, 是在建安25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称魏国。而刘备也于第二年称帝,改元章武。蜀魏相继称帝,孙权还是在隐忍待发,等待时机。主要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以及改变汉室在百姓里面的正统的思想。所以他想曹魏称臣了。
第二次, 是在曹丕的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当时孙权的很多手下都劝他称帝,可是这次他再次放弃了。因为他不敢,他知道如果他敢称帝,他将要面临魏蜀两国的军队的攻打。在222年,陆逊打败刘备后,结下了世仇,所以如果魏国在攻打,刘备肯定要插一手。
那曹魏又为什么要打东吴呢?很简单,在曹丕称帝后,孙权就像曹丕称臣,他如果称帝,就是而曹丕一样的地位了,在加上刚刚结束与刘备的战争。所以曹丕无论是出于维护皇帝的尊严也好,还是真想打垮东吴也好,都必然有一战。而且无论此战胜负如何,东吴都必然要元气大伤,完全是得不偿失。
最好的结果就是再次当孙子,这样刘备无力发兵攻打,曹丕面子上也好看,而这时东吴也应该是消化胜利的果实的时候,增强国力,才是此时东吴最应该做的。而孙权看的分明,所以他做出了一个最好的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喜欢张松!此公五短身材,其貌不扬;但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其实,我最叹服的是:他不畏强权,敢于讽刺当道;你曹阿瞒不是能吹吗?好哇!我专门揭你的短处,戳你的伤疤,让你官威扫地,当众出丑。一向作威作福的曹丞相,哪曾受过这个气,立马呼人将张松乱棍赶跑。
有人说了,张松人品坏,是内奸,公然背叛故主刘璋——君言差矣!当年三国是军阀混战,有枪就是草头王,谁也不代表人民群众,何来“内奸”之说?更何况,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求职标准,请问何罪之有?只不过是得罪刘璋一人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