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乾隆在执政后期是否为清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为什么?
乾隆,嘉庆,清朝乾隆在执政后期是否为清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三点是嘉庆皇帝导致清朝灭亡的主要因素。但还有很多因素,在这里不一一详述了。一个王朝从衰弱到灭亡有很多原因,如果单纯怪嘉庆也不太公平。但魄力加能力是一个皇帝必须具备的,否则失去国家发展机遇,不会再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百姓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乾隆一朝是中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日后中国百年的屈辱史,如果秋后算账追究责任的话,乾隆无疑是罪魁祸首。讲真,乾隆就是一个迷之自信的败家仔,他最大的幸运是有一个老黄牛一般的老爸,把一个满血复活的帝国交到他的手上,让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狂吃老本。
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暗流汹涌,盛世只是花木瓜,空好看的一副皮囊。再加上乾隆以后的历代帝王昏庸无能,以至于晚清屡屡败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如果说康熙和雍正二朝勉强可称为盛世的话,那么乾隆就是躺在爷爷和老爹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将大清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乾隆一朝,政府膘肥肉厚,老百姓却食不果腹,这算哪门子盛世?看看外国人如何评价乾隆朝的,英国使臣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一书中毫不客气的指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一针见血,戳破康乾盛世的肥皂泡,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尼玛,马可波罗你这个大骗子!说好的遍地黄金,说好的人人浑身绫罗呢?
就在乾隆对英国使臣张口一个尔等小国,闭口一个尔等小国的时候,人家早就开始了伟大的工业革命。而乾隆这时候在干什么呢,好奇的摆弄着西洋玩意,却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说实话,我们现在都为所谓的“康乾盛世”买单,中国就是在乾隆时期与世界脱轨的,也就是在乾隆时期,被西方国家全面超越的。
后期的乾隆更是骄奢淫逸,大言不惭的自诩“十全老人”,令人笑掉大牙。他穷兵黩武,大小金川之战无异于大炮轰蚊子,水份太大,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惜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众多反清势力蠢蠢欲动,乾隆早就为他的子孙后代种下了祸根。
乾隆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和愚民政策,文化思想的禁锢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知识分子完全丧失了封建士大夫固有的气节和精神,遍地都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奴才。
明朝正德皇帝游历江南,士大夫们横加指责,直言不讳,可乾隆六巡江南,骄奢淫逸,劳民伤财,不但无人直言进谏,反而大呼“万岁圣明”。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立马惨遭杀身之祸,士大夫们噤若寒蝉,白色恐怖阴云笼罩。单单乾隆一朝,就有130多起文字狱,轻则凌迟处死,重则满门抄斩,手段之血腥残忍,骇人听闻。
这是典型的开历史倒车,人家西方如风一般的往前跑,我们却拼命的往后退,难怪日后被人家揍得鼻青脸肿。乾隆就是这样一位帝王,老是琢磨玩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活,大清早就被他折腾的遍体鳞伤了。
我是西岳顽石,一个放浪形骸的历史神侃手,一个狡猾多变的腹黑肿裁,一个半打节操的现实教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事求是说,说乾隆“为清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这真是句客气话。客观点说:何止是埋了隐患,简直是挖了大坑。
乾隆给清朝挖的第一个坑,就是其昏聩的文化政策。特别是在其编纂《四库全书》时,对历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竟然以编书的名义进行大规模销毁。前后有三四千种六七万部图书遭到劫难。倘若不是乾隆皇帝的三叔胤祉当年编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将乾隆心目中的好些“禁书”收录其中,意外给中华文明存了根。这场浩劫造成的损失,恐怕更将沉痛到不能想象。
跟这同样严重的坑,就是乾隆造成的,清王朝军事装备的严重退化。在乾隆皇帝登基前,虽然世界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但重视火器的康熙雍正两代帝王,依然将清军的装备水平,保持在高水准上。到乾隆皇帝登基后,清军已经大规模的装备火枪,引进自土耳其的“赞巴拉克”火枪,还被当时清朝的军工人员,开发出各种升级版。正是这时装备强大的清军,才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的伟业,打出了赫赫战功。
但到了乾隆晚年时,世界火器发展继续突飞猛进,但清朝却是原地倒退。首先一条原因,就是拜乾隆毁书所赐,大量明代时流传下来的火器军工著作纷纷遭到焚毁,以至于很多先进火器技术,就此在清王朝断代。到了乾隆去世的那年,清朝嘉庆皇帝下令改装火炮,谁知造出来的火炮,火力还不如明代火炮。而鸦片战争前夜,关天培在广东铸炮,造出来的火炮一开火就炸膛。清朝的火器,竟退化到这地步。
因此,在鸦片战争时代,被英国人打的灰头土脸的清王朝,赶紧仓促造炮,谁知由于乾隆一顿毁书,火炮图纸竟也只剩下康熙七年的。如此军工退化,确实是乾隆的责任。但最重要一条是,乾隆去世,留下了一个腐败严重的清王朝。
虽然乾隆一朝,对贪污腐败也不手软。但是比起雍正皇帝的反腐智慧来,乾隆显然差得远。于是清朝的腐败风气,也就在晚期越演越烈。以乾隆自己的话说,清朝督抚级别的官员,廉洁者也不过二三成。清朝的吏治,就已经到了这地步。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