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满族,汉人,清朝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曾几何时,“男人辫子头,女人裹小脚”俨然成为了大清朝的鲜明标志。之所以说它是清朝所独有的,就是因为只有在清朝才有这种搭配。19世纪的一位法国传教士曾经目睹了晚清日常的市井生活,并且亲手将所见所闻绘制成了《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这本图册更好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的清末京城人的日常生活图景,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充满了“长辫与小脚”的清代社会。
其一:满汉文化、传统的兼容并蓄
“辫子头”是满族几千年来的游牧特征,它能够最为鲜明直接地成为满族统治的标志。在满族统治者看来,“金钱鼠尾”不仅仅是作为满族的文化特征,更是作为民族统治的鲜明标志,所以说才有了满清先后三次的“剃发令”,最终使得满族统治下的中国人都成了清一色的辫子头。当时清朝鼓励男子剃发易辫,却反对女子裹脚缠足。但是自宋朝传承千年的传统,岂能为一纸空文所改写。即便清朝反对缠足,但是缠足的风俗传统却一直都在发展。最终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感染了满族女子。使得原本不裹脚的满族女子也有部分开始了模仿,这种现象使得满汉文化更好地融合。
其二:长辫的严峻,小脚的放开
汉人缠足的传统相对于留发、发型来说要浓厚的多。汉人留辫子是满清入关统治天下的一种强硬手段,满清为了顺利实现“汉人满化”的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汉人剃发留辫。虽然汉人有着几千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理念,但是面对着满清的大肆屠杀和清朝统治天下的渐趋安稳,汉人便接受了。相对于金钱鼠尾来说,三寸金莲虽然遭到了满清的反对和制止。但是皇权又怎能敌得过几千年的风俗呢?这就好比满族的“辫子头”一样,汉人的“裹小脚”同为风俗传统,又怎会轻易绝迹呢?上一篇:学吉他后,有哪后悔没有听的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