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你认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
人之初,善恶,社会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你认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说,小孩是被大人熏陶感染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本来是善良的,只是在学习大人们的说话和做法,自己才会慢慢的在大千世界里苟同着相同和不同。又慢慢长大了,会在各种学校里学习了,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会看到、学到、听到很多的好(善良),也有和不少的不好(所谓的恶)。就是这样,慢慢的生活在了岁月的磨练当中了,这期间,小孩子们的善,和恶也在不断的在自己身上分配和转化,以至于到后来的长大成人的各种表现,都有向好的一面,也会有自私,不好的一面。假如我们把刚生下来的婴儿放在一个只有无私奉献的乐园里,直到长大成人,那他们基本上就是向善和从善的人。大自然中的高山大地、天空海洋、树木丛林、都是无私的呈现在那里的。只有动物们会因为觅食,因为生存不断的猎取和自私。那么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动物生存的道理,这是动物界的规律。那么作为高级动物的人,虽然也逃不脱生存这一法则,但是如果从早从小教育的好的话,生而知之,还是会学到很多向善的东西的。
常言也有说:从小看大。说明孩子要从小培养好的重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人性本善。#
人的幼年,童年,少年的性格特征主要受外部,家庭导影响决定,人一出生后因有母爱和家庭亲人的照顾爱护,周围充满着温暖,从小身心都感受人间美好和家庭快乐。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年龄增大,接触的圏子不限于家庭范围,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惑、矛盾、问题等,对社会看法、自己的性格特征也会随之变化,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的心格特征善与恶,长大成年后会受外部环境等影响出现变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性本善,性本恶,这是儒家和法家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从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争到现在,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各说各有理,谁对谁错谁也说不清。
老子当时的观点是人性无善恶之分,人性如赤子婴儿很纯洁,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有其自私和性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衬托,无善无不善是最好的说明。
法家认为性本恶,人的天性是自私而永不满足。正因为私欲过于严重,他们不择手段,假公济私,为非作歹。甚至置法律于不顾,触犯道德底线,丧尽天良。这就必须是刑罚处治,武力镇压,严厉打击。
儒家立足性本善,人人都有善良的一面。通过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仁义礼智信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温良恭俭让体现自己的形象素质。以仁慈博爱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以海纳百川上善若水,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建立社会大同,实现天下为公。人人和善友好,社会有序发展,这就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和信仰。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自律,自我教育,自我制约,以达到至仁至义,尽善尽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不知哪一天掉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就变得五颜六色,带上一副虚假的面具艰难生活着,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得且行且珍惜活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善恶褒贬几千年,是善是恶也是仁见仁智者见智。从“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教诲到当今惩恶扬善的道德及法律约束,也仅停留在弃恶从善的为人准则,而善恶依然是一种存在,根深蒂固地存在人性这片土壤,我们能做的就是教育引导,使其从善如流,远离邪恶。
试想涉世不深的小孩天真烂浸,纯真善良,若能不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耳濡目染,其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对其人性中善的极致发挥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一旦染上恶习,也不能一味迁就,听之任之,更不得以暴制景,以恶制恶,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瑆,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使之恶习消除在萌芽状态,孟母三迁就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人性中的邪恶也不是一日形成,必然有其生成的环境和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全的法律机制,才能有效抵制邪恶势力的滋生漫延,营造众心向善的社会氛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教育家圣人孔子早就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其实小动物萌动可爱,应该也是善良的,随着渐渐长大而断奶,为了生存,需要获取食物,才变得弱肉强食,形成了食物链。
上一篇:股市春天绿油油,股民有春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