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举制度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科举,门阀,世族科举制度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科举制度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叔那个傻狗连科举的根本都不懂在那瞎逼逼。
始皇帝大一统后世族门阀逐渐兴起,正所谓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族,在开国皇帝没得以后大概3代后皇帝基本上就受世族所限制,世族又躺在底层人民身上吸血,影响皇朝稳定。而且杨坚当年建立隋朝世族功不可没,不过这种东西直接削弱就相当于又打一仗,干脆直接从最底层选拔没有背景的人来培养,科举应运而生,什么8股之类的东西只是说给你看的。
科举就是最高领导人用来选拔自己亲信的方法,用来制衡世族门阀的东西,其他的都是虚的。这个世界,你首先要活下去才有资格选,国家提供的就是让你活下去的资格,什么自由平等,基本上是没啥文化才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科举制度是历史的严重倒退。科举制度虽然开始于隋朝,但是整个隋唐时期,几乎没有贫民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更没有一个布衣宰相。真正通过科举制度大量选拔官员实际上还是从宋朝开始的。在此之前,官员主要是靠门阀士族的举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孰优孰劣。
首先一点就是看官员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通过考试选拔的官员能力肯定强一些,但是,只要看一下考试内容恐怕就不会这样认为了。科举制度考核的是人的忠诚度,而非能力。不夸张的说,大部分通过科举上来的官员,甚至不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谈何治理国家。无非就是进行一些例行工作,具体工作都得靠小吏来做。
那些门阀就不同了,他们虽然没有封侯裂土,但却是地方的实际控制者。他们推举的官员,实际上就是本家族的代言人,肯定要尽可能推举能力强的,在地方,能把当地治理的有模有样,在朝中,要能纵横捭阖,尽可能维护地方的利益。
第二点就是工作的动力。通过科举上去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能不去盘剥百姓的,都是凤毛麟角。至于说青天父母官,那只存在于传说中。门阀举荐的官员,治理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地盘,肯定要用心啊。你看黄巢起义军,只在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江南地区横行,从来不敢跑到节度使的地盘撒野。
更重要的还有对皇权的限制。科举制度选拔的都是对皇帝绝对忠诚的人。门阀推举的是忠于门阀士族的人。所以,唐朝以前的朝堂,更像是现在的议会,朝中的官员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凡事都要协商解决,大部分皇帝都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权力。你看,唐朝以前的朝堂,大臣都坐着,宋朝以后,都是站着,后来干脆跪着。
在地方上,这些门阀举荐的官员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同时为了门阀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努力,比如笼络人才,锐意改革等各种手段,尽可能把地方治理好。所以整个社会还是不断进步的。但是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他们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和动力真正治理好地方。绝大多数官员也就是捞一把就走。
所以,我觉得,宋朝以后的中国,逐渐走向没落是必然的。整个社会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又没有什么力量相互竞争,哪里会有发展的的动力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举制度是进步的,现在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就是科举。别拿科举考试的内容瞎抨击科举这个制度,制度是好的,考试内容有问题就说内容有问题,别考的内容有问题就抨击整个制度有问题。就如同你拉不出屎就怪茅坑修得不够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平民来做官从而削弱士族,以达到皇帝独裁的目的。以古代的经济实力,即便是中小地主也没有经济实力接受君子六艺那样的全面教育,所以在科举之前大部分人才都出自士族是有道理的。科举为了从平民选拔人才只能缩小考试范围,最终只考四书五经。从科举成熟后的宋,明,清三朝看,社会内部空前稳定,皇权空前加强,而对外竞争力直线下降,而且无一例外全部亡于外敌入侵。科举让中国的精英层把最宝贵的精力浪费在毫无用处的四书五经上,几乎都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同时也是满清无法实现日本那样的明治维新的只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举当时是先进的,能以成绩选拔人才,打破了士族垄断,给了底层人士涉足仕途的途径,也逐步开启了文人治国的模式,虽然后来因为法定书本的问题对社会进步影响很坏,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在用考试,因为在众多因素下,考试是最好的,能让人们公平竞争,我想不出有什么能比考试相对更公正了,一句逢进必考说明了很多。
上一篇:二手2013款大众朗逸1.6手动(行驶里程6万多公里),现在能值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