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不明白,上市公司上市时已经圈去巨额资金,为何不少公司又要质押股权去融资?
大股东,股权,融资想不明白,上市公司上市时已经圈去巨额资金,为何不少公司又要质押股权去融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公司上市了,已经融到资金,为什么还要去质押股票?因为从法律上讲IPO融到的资金是属于上市公司的,并不是股东的;而股票质押获得的资金是股东可以自由支配的。
第一、要弄清楚公司的钱和股东的钱的区别,很多人是没有区分的,将公司的钱看着自己的钱,或者是钱袋子,上市公司相对规范很多,但是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当做是自己的钱袋子,这是违法的行为,上市公司的钱是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拥有的是股份,股东要想从上市公司获得资金,那么就只能通过分红的方式,其他的方式基本都是违法的。
第二、大股东有禁售期,公司上市后,大股东都是有禁售期的,一般是36个月,即便是后面经过了禁售期,对减持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很多大股东为了绕开这种规定,于是就采取了股权质押的方式,因为大股东很可能是有多个产业,要通过将上市公司股份质押获得资金去投其他的产业,我们所熟知的贾跃亭就是这么做的,将股票质押,获得的资金用来搞汽车,但是汽车这个公司和上市公司乐视是没有关系的,更加和上市公司的股东没有关系了。
第三、大股东质押股票获得的资金也有可能是投资于上市公司,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上市公司需要持续的资金,而上市的融资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上市已经有念头的公司来说,如果公司业务不景气,公司持续亏损,公司要开发新的业务必须有新的资金,而公司又无法通过再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时候,那么大股东也可能会采取股权质押的方式去融资的。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于那些质押比例非常高的公司要高度警惕,要么是上市公司缺钱,要么是大股东缺钱,上市公司缺钱,那么说明公司业务不景气,要挽回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是大股东缺钱,那么很可能会牵连到上市公司,大股东到这一步了,会不会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在缺钱的情况下,作为违法行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据统计,2018年末未偿的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大约为1.5万亿元,而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融资股权融资规模仅为1378亿元,未偿的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远大于当年上市融资的资金规模。那么上市公司上市时已经融到了巨额资金,为什么还要质押股权去融资?核心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上市公司上市融资和上市后股权质押融资主体不同
上市公司上市时融资的主体是公司,融到的钱也进入公司运转,而且钱的使用过程会受到各方的严格监管,控股股东或管理团队根据企业经营需要使用资金,但不归其所有。
上市后股权质押融资的主体是股东,主要是大股东。虽然大企业上市后大股东个人财富得以体现,但毕竟多是股票,现金只能通过利润分红的方式获得,额度有限,而且股票减持套现时间长,难度大,动作大些还会严重影响股价,这种情况下,股权质押是大股东获取资金周转最好的方式。
二、上市公司上市后重视资本运作更需资金
企业上市后,资金相对充裕,发展的方式更趋多元化,譬如产业上下游并购、横向扩张、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等,这些都需要资金上的支持,用钱的地方很多,而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上市融资获得的钱毕竟也就几个亿或十几个亿,而受到募集资金用途的制约。这种情况下,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资金拓展相关业务,也是较为可行的折中处理方法。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很多公司上市后股东质押股权进行融资的现象,反过来想也是股权价值得到市场认可的根本体现。有了资金,不管是企业,还是股东,可以运作的事宜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更多,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多企业家把上市作为企业最核心的奋斗目标的原因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套路,水深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的道理:公司老板很清楚自己公司的价值,认为质押拿到的钱高于自己公司本身价值,那铁定质押啊,大不了股份不要了扔给银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质押贷款,再套现,够几代人用了,不想那么辛苦去拼命,去冒险,剩下的爱怎样就怎样,辞职为资金和家人办理护照,移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据统计,2018年末未偿的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大约为1.5万亿元,而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融资股权融资规模仅为1378亿元,未偿的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远大于当年上市融资的资金规模。那么上市公司上市时已经融到了巨额资金,为什么还要质押股权去融资?核心原因在于两方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