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治疗强迫症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强迫症,自己的,行为治疗强迫症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
一、确诊自己是强迫症。接受正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不是强迫症,只是强迫性思维,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自己调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向强迫症、焦虑抑郁等一切情绪紊乱和心理失衡,皆可从冥想寂静之中认识自己,而回到祥和安宁。
如果心得到寂静,智慧也会容易升起。而真正的冥想也是认识心性,认识自我的最好方式和途径。
想要睁开智慧的明目,瞥见真理的光辉,应当规律的习练真正的冥想。
真正的冥想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注意身体的要点、气息的要点和观照心的当下。
可以浏览号内之冥想释义之文章和视频。对于初学者,假如时间允许,建议简易盘坐,脊背立直,双肩放松,调整到身体舒适稳定;静静的观察气息在鼻腔中的流动,平顺、轻柔;心念持续唯一的专注于自己气息的流动…
任何念头的升起,只是静默的观察,将之引领会对呼吸之流的觉察上来。
让本自真心静静的观察。
你会发觉,“哦,原来,我内在最深处的本体之心是平静安稳的,一切的波浪或涟漪又归于静默…”
此种心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之甘甜清凉,静定祥和,无以言表。
下决心,让这祥和的能量持续流淌在你的生命里。
感恩祝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除强迫症性痛苦的出路,首先是让当事者觉知道他所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是否被困以下处境:
•我很苦,我困在被强迫的(表层)囚笼:强迫反强迫的症状恶性循环圈。你不知你是症状的囚徒。
不放弃症状,是否意味着宁做症状囚徒而不敢做自己的主人?
•我很痛,我困在被强迫的(底层)牢笼:症状恶性循环圈背后的个性自负+不安全感的心理脆弱圈,这一脆弱圈的外面又有一层厚厚的防卫圈。你不知你处于内外受压的夹缝。
移位夹缝,你得舍得摒弃自我懦弱的老好人。
•我自恨,不能超越自我,我困在不堪重负也不能承受之轻的两难:太多的瓶颈口。你不知你是你责任的奴隶。
走出瓶颈,意味你要聆听你最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是躲在症状里,还是蹦出症状外的世界?
……
当觉知自己所处的角色与位置,才可能为下一步出路定位方向。
常言道,不破不立。所以强迫症的根本出路,在于突破自己所设的所有防卫圈。
走出强迫性痛苦,你得首先研究怎样破表层的囚笼。笼之类的怪圈,有纠缠性质,破笼圈的要害是找到它的特性和结。表层囚笼是“线”的无限重复,它的结在:对症状执意反抗的态度。那么攻破笼圈的关键,是改变对症状的态度——不反对、看着它、接受它。如果你强调“我即便接受症状,但它还是要出现呢”,说明你并未接受,因你的潜台词是“它不该再出现”,那么你还得要继续坚持正性态度——不反对、承认它的存在。就像你能执意反抗症状一样,相信你同样能执意症状的新态度。
解禁底层囚牢,就要知底层牢的特性和结,这需要通过精神分析而知,或说将无意识症结意识化。底层囚牢由矛盾性格搭建,坚实也尖锐,它的结有两处:一是良心超我对自我的憎恨与不接纳;二是责任感迫使自我当完人的苛刻。因此,解囚牢之禁锢,必先打通这两处关节。那又怎么去打通呢?
不妨用比喻来理解,一个被关在牢狱的囚犯,他会用什么办法救赎呢?毫无疑问,他若真是犯了罪,得救是认罪服法;若是冤案,得救是你必须上诉,并坚持为自己正本清源。所以,对于自己囚禁自己的强迫症者,救赎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是会犯错的凡人,放弃无缺陷的完美幻想。
走出底层囚牢的前提是,学会为解放自己书写申诉——状告良心超我对自我的虐待。这份申诉所含内容,就像患者做心理分析时所呈现的东西一样,具体而真实。它应该让你和别人明晰以下:
你的苦是什么,因何而苦?你到底有没有过错?你到底是善良的好人,还是坏良心的罪人?
究竟是有错,还是有过失?若有,是背了谁的意愿,或触犯了良心的哪一条?良心对自我的责备、贬损、惩罚是否过重?
你的能力,是否可以满足超我的要求?你的力量,是否能够承担良心的施虐?你的实力,能否到达理想自我的目标?你的勇气,是否足够向内外权威造反?
如果能力还不够,力量还弱小,实力正在练,勇气要靠借,那么你需要接受你的现在所是。)
自我可深度对话良心:请你慎重考虑拥有一种智慧,以便能承认、接纳自己的不好;能撤销对自我的责备、怨怒;能容忍自己先自卑,再自信;能允许自己先哭泣,再坚强;能准许自己先弱小,再强大。
被自我良心与责任所强迫的人,改变,需要有对真实自我更强的责任感,来取代追逐“理想我”的狂妄目标。这等于是人生态度的根本改变,这也意味着,你必须有一种对自身缺点的正常适应和耐心,来作为富有人性的指导性道德原则,才可望把自己从强迫性进取和虚假幻象中解救来。
应该说,强迫症的根本好转,是对个性的改变或改善。听起来,改变个性很难或不可能,古有“江山易移秉性难改”。但若我们真信了(即认同)它,那就真改不了。如果我们明白“世事无常,惟变化是恒定”之真理,就知道,任何改变都是可能。
以下提出改善个性的策略:
•非反省,先行动再思考。强迫症对不安全感的防御,是强理智与钻牛角尖的思考。非反省,先行动可以打破这一防御而感觉到现实自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