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您是否同意国家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减少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手机,学生,家长您是否同意国家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减少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您是否同意国家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减少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手机的危害在于内容,而不在使用场所,所以限制进入校园意义不大,App分级,按年龄限制使用才是根本大策。
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机会是不多的,课堂上不允许,课间休息要上厕所,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在校外。上学前后,周末假日,特别是夜晚是学生玩手机的主要时段。至于上课偷玩手机,毕竟是少数人的作为,也是偶尔为之,不是普遍现象。只要严格管理,不用立法,课堂纪律也足以用来处置这个问题。
学生沉溺于手机,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这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不健康内容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毒害,这个才是根本性实质性的危害,这种危害远远大于对学习的危害,影响学习只是由这个危害而引发的次生危害。
那么,手机上到底有什么引人入胜的东西,令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呢?我们来看看有关人士的分析: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在通话,短信和各类聊天软件里唧唧我我,色笑话荤段子也时有可见。
毫无节制的沉迷于各类游戏难以自拔。
看新鲜求刺激,电子书,图片,播放器,网站里的有关武侠,言情,暴力,凶杀的内容一览无余,色情更受青睐,A级片也不避讳。
玩放松玩休闲玩娱乐,什么新奇玩什么。
成人能看到的,青年学生全部能看到,甚或有些成年人看不到的,他们也能想方设法看到。
这些不良内容消磨孩子们的意志,腐蚀他们的灵魂,影响性格塑造,颠覆世界观,破坏健康成长,真可谓贻害无穷!
所以,要消除手机对孩子们的危害,首要的是要从限制使用和管制内容做起!
这方面苹果手机做的比较好,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要使用苹果手机,先要注册一个苹果专属的账号,未满十三周岁不能注册。虽然这个措施还不够完善,冒充成人也可以注册,但他们毕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做了这方面的限制,比我们的国产手机毫无限制要强得多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苹果商店里所有上架的App都有年龄分级,并且详细标注了该软件可能带来的危害,无论是浏览器,新闻网站,阅读或视频播放软件,还是游戏,直播,音乐都无一例外。而安卓手机却完全没有这种提示,只有星级评价。
同限制十三岁以下少年使用手机一样,虽然这种对App的分级只是警示性的,非允许年龄段的人同样也可以下载使用,但苹果毕竟早走了一步,起码尽到了提醒责任。
苹果为我们管控学生使用手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国内已经有华为手机厂家在模仿分级,也有一些软件提供商开始设置准入门槛。
由此看来,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只要我们的主管部门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发挥我们的社会优势,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这种管控方法一定能够在全国推行。
之前国家文明委曾经推荐过一款电脑端绿色上网软件,只可惜那是一种由家长掌控密码的家长管控的被动模式,收效甚微,最终不了了之。在手机实名制基本普及的今天,完全有条件实施直接针对学生本人的管控措施。
首先建立准入制度,增加注册环节,要求用户填写年龄或出生日期,年满13岁才可完成注册,用技术手段限制低年龄段学生使用手机。然后对游戏类App实行家长陪护制度,其它App按年龄实行分级制度,用户在登录前须提交身份证信息完成实名认证方可下载登录使用。
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加之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做到这一点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危害的严重程度,思想上高度重视,国家企业形成共识,国家强制执行,企业形成准则。国外手机达不到这个标准不允许入境销售。
如果手机上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了,学生还会那么沉溺于手机吗?如果手机上的内容健康了,我们还怕学生整天看手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完全禁止太片面话,作为家长,在现在拐卖儿童案例个数居高不下的情况话,儿童校园,旅途安全成为家长关注重点!小学生可允许携带只有带接打电话功能的电话手表,可开启上课禁用模式!!既避免了孩子上瘾,又解决了沟通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限制智能手机,只有打电话功能的手机应该在老师的管制下使用,比如上学后由老师统一管理手机,需要用到的时候去管理员那里领取,毕竟孩子有时候会有突发事件需要跟家人联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校完善内部管理,公用电话跟上,一刀切的把学生电话没收,并联系家长妥善保管,做不到的家长,手机留置学校。从根本上医治手机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小叶紫檀为何如此受人喜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