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怕输还是怕革命?为何清朝宁愿割地也不敢发动民众和列强放手一搏?
清朝,皇上,义和团怕输还是怕革命?为何清朝宁愿割地也不敢发动民众和列强放手一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怕输还是怕革命?为何清朝宁愿割地也不敢发动民众和列强放手一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从建立到灭亡,哪次想过依靠平民百姓了?一直都是防着汉人,防着洋人,最先依靠自己的八旗,后来倚仗蒙古铁骑,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西方的看法由蔑视变成了恐惧,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为最早的法国驻天津领事馆,设于1861年。
西方列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清政府只能趋于尾蛇,列强们也十分清楚文化也是重要的侵略手段,于是大量的传教士蜂拥而至中国,不仅进行基督传教活动,还收集各地的情报,办医院、学校、报刊进行文化渗透,仅在1890年在华的传教士超2000人,吸收的教众过百万。
1870年代在华办的的洋人棉纱厂。
不得不说列强通过文化渗透收获是巨大的,首先消灭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的思想,通过学校、慈善机构培养了大批为其服务的知识分子,清政府本就防着汉人,连自己的血缘都禁止汉人染指,洋人吸收了这么多底层教众,岂不包藏祸心,怎敢用?
图为1867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的展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国展出的是克虏伯大炮。
所以清政府最后选择了中国最稳定的组织,这个组织也是非常封闭的和清廷如出一辙,那就是以亲缘宗族为核心的地主阶层,这个组织的利益和统治阶层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太平天国爆发以后,曾国藩、李鸿藻、刘铭传等封建家族势力建立起来的武装,是清政府最后的卫道者。
图为甲午战争时,刘公岛要塞上装备的340MM重炮。
比如以曾国藩、曾国荃、曾贞干为代表的湘军;以李鸿章、李鹤章、李昭庆为代表的淮军;以刘铭传、刘盛藻、刘盛休为代表的铭军,这些以家族为核心的私人军事,不听中央调遣,唯主将马首是瞻,这些势力虽然延续了清廷的命脉,但一步步削弱了专制的统治,为民国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狂妄自大、没见过世面还自以为是的瘦高个子被闯进家园的外地人暴揍了一顿,被打的口鼻流血不说,最后这外地人吃住在他家不走了,瘦高个子还被迫拿巨款来赔给人家。这叫什么——窝囊!
这货被揍,想让自己养的众多打手去报仇,只可惜这些打手要么因长期的吃吃喝喝已经没有战斗力了,要么是去了几帮能打的,但因手里落后的家伙事儿而被这携枪带炮的外地人打的惨败。
这就是当时大清帝国真实的写照!
大清帝国的八旗军因长期的养尊处优大多没有战斗力,有战斗力的也被侵华的列强们打的惨败。清政府倒是利用了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去对抗列强们,但当义和团和列强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且列强威胁清政府时,清政府立刻翻脸出卖了义和团,义和团最终被清政府剿灭。
清政府又不敢号召群众来抵抗侵略者,首先,满清的腐朽没落和压迫剥削已经失信于民;再者就是满清害怕动员起来的民众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自私、狭隘、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是满清挨打的最根本原因。他宁愿丧权辱国也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利益。
什么玩意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动民众?满清是少数民族,防范汉人还来不及呢,还发动民众?就看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中国人(汉人)打中国人(汉人),满清都不放心,他还敢发动民众,万一倒戈,首先放到的是满清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很幼稚。之所以说问得好,是因为这个问题基本上没人重视过,今天居然有人提出来,证明网民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进步;之所以说幼稚,是因为提问者把人民战争想得太简单。
在中国历史上,敢于发动人民群众抗击外敌,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发动者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其根本利益必须与人民群众一致,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
所以,清王朝之所以不敢发动群众,就是因为统治者的利益和群众利益不一致。不仅清朝如此,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都是一样的。中国古代的王朝,本质上就是家天下,所谓家天下,指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家的私有财产,皇帝的第一目的是控制社会,稳定统治,从而牢牢掌握住“国家”这一财产,至于给老百姓的所谓“仁政”,只不过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而非目的。
所以,既然国家是皇帝的私有财产,那么洋人的目标既然是皇帝,那和百姓自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封建统治者由于和百姓因为土地问题而存在固有矛盾,所以也无法真正发动起人民,这就是所说的“皇帝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存在大的偏差”。
更有甚者,有时候皇帝不仅不敢发动人民,甚至连自己的皇族都不敢发动,连自己家族的旁系都不信任。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因为北京城被皇太极围困,彼时的唐王朱聿键多次请求招兵勤王,崇祯始终不准。后来唐王实在心系国家(实际上是老朱家),于是私自招兵奔赴北京勤王。虽然没有遇到皇太极,但在过程中也消灭了一些农民军。
然而,这种救国的举动却遭到崇祯的严厉惩罚,朱聿键被剥夺王爵,永久囚禁。直到明朝灭亡才被放出来。
所以,这是古代王朝的通病。实际上,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防民是重于防外敌的。再拿明朝举例,南明弘光政权在稍微站稳脚跟后,最先提出的策略居然是“联虏平寇”,联合外敌清朝去消灭李自成。如此想法,清朝统治者当然也存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