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希特勒宁可牺牲百万军队强攻莫斯科,为什么不强行登陆英国呢?
德国,英国,希特勒希特勒宁可牺牲百万军队强攻莫斯科,为什么不强行登陆英国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现在,我从英国只听到一个呼声:“战争必须进行下去!”但这不是人民的声音,而是政客的声音。我不知道这些政客对于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是否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他们的确宣布过,他们将继续打下去,并且说即使英国灭亡了,他们也要到加拿大继续进行战争。我不能相信他们的意思,是说英国人民也将迁到加拿大去。大概只有那些热衷于把这个战争继续打下去的绅士才迁到那里去。恐怕人民将不得不留在英国。
先生们,我对于这种毁灭整个国家的无耻政客,是深感厌恶的。这些人早已把房屋糟蹋得东倒西歪了,而命运却安排我来给予最后一击,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十分难受。
丘吉尔先生无疑将会去加拿大,那些特别热衷于战争的人的金钱和子女,早就送到加拿大去了。但是,千百万人民将开始遭受大灾难。丘吉尔先生这一次也许会相信我的预言: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我从来也不想毁灭甚至不想伤害的伟大帝国,将遭到毁灭!
现在,我觉得在良心上,有责任再一次向英国和其他国家呼吁,应该拿出理智和常识来。我认为我是有资格作这种呼吁的,因为我不是乞求恩惠的被征服者,而是以理智的名义说话的胜利者。我看不出有继续打下去的任何理由!\"
然而,希特勒最终还是低估了丘吉尔的决心,他面对的是一个同样疯狂的国家领袖,疯狂的丘吉尔不惜打光英国几百年所积累下的雄厚家底,也要彻底击败希特勒。
从上面的历史事件和希特勒以及身边人的文献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疯狂崇拜着英国的希特勒,以至于他打心眼里不希望与英国彻底决裂,并疯狂期盼着英国的其妥协,他一直幻想着与英国”共治世界“,甚至并肩作战,消灭苏联。
从现在来看,希特勒当时的想法确实天真,甚至天真到近乎偏执。同时他的疯狂的想法为德国埋下了战败的种子。如果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更加坚决些,如果英国接受了希特勒的妥协条件,那么二战的结果极有可能将被彻底改写,现代世界格局也将被彻底改变,但历史重来没有如果。
希特勒的偏执和疯狂造就了当时强大的德国,同时他的偏执和疯狂也注定了二战中德国的失败命运。。。。。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喜欢的小伙伴请猛击关注并轻轻点赞,您的转发和评论小编感激涕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苏联有希特勒梦寐以求的粮食,各种金属矿藏,煤炭和至关重要的石油!而英伦三岛本身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甚至连生活物资都要靠海外输入,在一战期间,整整一代英国儿童没有见过香蕉,在二战期间,更是有超过88%的物资需要从海外泊进,这样的国家,即使打下来也什么都得不到,还要接管她无数国民的吃饭问题,德国人可是欧洲有名的吝蔷鬼,而且当时德国国内并未进入战时体制,德军的军粮有很大一部分要靠法国来供应。
事实上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并不想与英国人撕破脸,在波兰投降后德国就与处于宣战状态中的英法两国展开了小半年的和平谈判,但这两国就是不松口,纳粹德国的数百万大军一直无法复员,此时德国国内的工矿企业出现大量劳力缺口,希特勒本指望复员数十个师的兵员来填补这个缺口。长此以往会拖垮德国的国民经济,德军只好挥师西进,向西欧纵深挺进。
在相继占领北欧及西欧诸国之后,纳粹又一次与丘吉尔政府谈判,希望英国放弃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但英国政府拒绝放弃大陆均衡政策,又一次拒绝了希特勒伸过来的橄榄枝,恼羞成怒的下士元首这才制订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
可问题是德国海军根本无力将数百万大军渡过英吉利海峡,无奈之下只能先由戈林元帅的空军来执行对英战略轰炸任务,希望以此来消除丘吉尔的抵抗意志,然而事与愿违,在40年7月至41年6月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并未达成这一战略目的,反而自身损失了各型飞机1977架,2585名空勤人员,更是消耗了大量的航空燃料,而且美国政府己经开始援助英国了。
希特勒意识到再扩大对英战争,极有可能引发美国的全面参战,而且德国也打不起这样的消耗战,德军总参谋部早在40年7月31日就制订了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计划”,再拖下去不但会消耗大量战略物资储备,更会失去对苏作战的突然性,搞不好斯大林还会在英美怂恿下在德国背后插上一刀,所以他不得不无限期推迟,实际上是放弃了登陆英国的作战计划。
而德军在苏联的作战状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到7月份的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德军的拿手好戏闪电战就失灵了,苏联独特的政治体制,丰富的资源,广袤的战略纵深,强大的工业实力,与德国和西欧诸国完全不同的铁路和公路设施,还有严寒的气候以及数倍于德国的兵员储备都使得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更让希特勒抓狂的是,他原计划按照西线战役的标准在6至8周内结束对苏作战,因此德军后勤部门根本未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也根本准备不起!最终导致了180万德军在41年底至次年初的莫斯科会战中惨败,损失了50万人及大量的武器装备。
而更让希特勒透心凉的是,他最不该结交的盟友日本在41年12月发动了珍珠港事变,美国随即对德意日宣战,并开始对苏援助,德国战车此时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作为第三帝国当家人的希特勒心知肚明,德国的战略物资储备和后备兵员储备根本不足以与美英苏三个强国长期抗衡,德军一旦转入战略防御就意味着战败,德国将面临比上次大战还要严峻的局面。于是他一方面命令邓尼茨海军元帅的U艇战队在大西洋上四面出击,大开杀戒,千方百计地切断美英的海上通道,并拖延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另一方面将目光盯上了苏联的高加索地区。
希特勒必须在苏军大反攻之前夺取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和其它战略物资,这样他才能将战争继续下去,否则德军就是退守本土也一定会被困死,而他本人及纳粹党也会被本国军方推翻。所以他孤注一掷地下令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切断苏联的石油通道并夺取巴库大油田。这是一场决定德意志民族今后数个世纪命运的世纪大战!
然而从42年7月17日至43年2月2日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又一次让德意志的命运蒙上了阴影,开局顺利的200万德军以伤亡150万的代价功败垂成,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由于兵力不足和缺乏燃料在离产油区仅有50英里的距离处停下了坦克履带,孤军突入斯大林格勒城内的第6军团在苏军优势兵力的反包围下,想撤也撤不出去,保卢斯元帅只能率部投降,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俘的陆军元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