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到家探亲,但次年秋天要自觉回来,后来怎么样?
死囚,死刑犯,自己的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到家探亲,但次年秋天要自觉回来,后来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并约定来年秋天回来领刑受死,这些死囚为什么会配合呢?因为你不配合的话就立马会死,大不了390名死囚记载成389名死囚。为什么死囚们都按期回来了呢?因为李世民安排了千牛卫、梅花内卫监视控制死囚们,每个死囚有三名千牛卫看管,以保证他们按时归来。同时千牛卫还计算好了路程日期,先后陆续出发,确保全国各地的死囚们能同一天到达长安城。
如果画地为牢、仁义感化可以杜绝所有罪犯,那么后世帝王就没有必要设置监狱、警察、酷刑了。因此李世民与死囚相约的故事只能当故事听,不能引为治国法则,否则国家就乱了,罪犯就更加猖獗了!儒家的崇高理想可以听听,也可以说说,但是万万不能做,画地为牢是法治的大敌,纵容罪犯就是欺负良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世界都欠李世民一个小金人!这场“义释死囚”的旷古罕见大作秀,剧本构思精妙、表演无懈可击,简直就是后现代主义舞台剧的教科书!而作为集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的李世民,也由此成为中国戏剧史上无法超越的大宗师!
这幕戏剧的背景是这样的:李世民杀兄弟逼老爸,成功登上皇位。他不希望自己永远背负上面所说的污点,所以极端渴望成为超越古人的圣明君主,以此来证明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李世民玩命儿般的工作,没过几年就出现了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盛世。
但李世民毕竟不同凡响,身为策划大师兼品宣高手,他深知如果要想让自己“圣君”的美名流传千古,就一定需要颠覆人性的、极度震撼的、旷古未有的个案来背书,他将以此来证明自己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高手,更是中国戏剧史上不世出的奇才!
于是就发生了千百年来迂腐文人和权术高手们赞不绝口的经典传奇:贞观六年腊月,皇帝亲临监狱探望死囚,那一张张写满绝望的脸,那一个个思念亲人的眼神,无不让仁慈的皇帝陛下动容。皇帝决定放他们回家去和亲人团聚,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享受家的温暖。同时,皇帝陛下和三百九十名死囚约定好,第二年秋天他们必须主动返回接受死刑。
死囚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仁慈圣明的君主而雀跃,他们各自奔赴家乡,与父母妻子儿女们度过了最后一年温馨时光,最后为了不辜负伟大而仁慈的陛下,他们在约定好的日子全都赶回了京城,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皇帝陛下见到死囚们按约定赶回来就死,同样激动不已:你们都是讲诚信的人,并已经用行动证明了改造成果,所以我决定赦免你们的死刑!
一个主角和三百九十名配角,用扎实的演技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大戏。作为主角,李世民的片酬比较高,他获得了千古圣君的美名,而配角们的报酬也比较丰厚,他们获得了新生,真可谓是皆大欢喜!
从此后,“义释死囚”这出戏就成了李世民的招牌,要说起天下大治、皇帝和老百姓心连心的事迹,那就不能不提这段戏码,李世民可以说是赚足了彩头,后来白居易就曾深情地写诗歌颂李世民: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后一句说的就是这件事,而前一句“怨女三千出后宫”,则是李大师的又一次经典策划案了:他让三千后宫女子回家嫁人,同样尽显仁慈胸怀。只是我不知道,放回家的有三千,留在宫中坐看“宫花寂寞红”的,还有多少人?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都看出来,李世民此举是沽名钓誉的作秀,但大家基本都心照不宣的选择沉默或者颂扬,只有欧阳修实在看不下去了,提笔写了一篇《纵囚论》,揭开了李世民的面具。欧阳修说: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欧阳修清醒地认识到,李世民之所以放这些死囚回家探亲,就是笃定他们一定会回来,不然他们又能去哪里呢?如果跑了就不怕连累家人吗?死囚们之所以回来就死,是因为他们也在揣摩皇帝的心理,知道自己配合皇帝演戏肯定会有片酬,能够获得新生。所以欧阳修说:我看到的仅仅是皇帝和死囚们互相揣摩上演了一出求名的戏!
欧阳老先生说得何其深刻啊,但我想说的是,出发点虽然不纯洁,却并不妨碍李世民在戏剧表演方面的成就,他如果写一本《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肯定大卖!
喜欢请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事,说的是,李世民当了皇帝六年的时候,他把全国的死刑犯聚拢到一起,告诉他们,你们快被行刑了,但是,法外开恩,你们回家去再陪陪家人,做做应该做的事,然后明年秋后回来,接受死刑。这样390个死刑犯就回到家里,第二年,又按约定时间地点,全数自觉回来 受死。李世民一看,唉哟,这么自觉,又查看了每个人的记录,一年来做了不少好事,为家里也尽了心力,心中大悦,遂法外继续开恩,看你们都改好了,那么,你们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次大赦你们,如有再犯,从重从快严惩。这些死刑犯哪见过这个,个个痛哭流涕,磕头认错反省感恩,山呼万岁,这是捡回来第二次生命啊,再造之恩,是皇帝给的命。这些人回到家乡,得大说特说,皇帝如何饶了他们,劝亲朋好友,安分守已,对李世民,那肯定是要大宣传特宣传的,说这是圣君、明君什么的。
我们说,每个领导,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想李世民,身为皇帝,他做什么事,不会由着性子来的。有人说,他是为了图名声,我看未必。你想,把江山与名声相比,哪个轻,哪个重?那当然是江山重了。江山不稳,名声有什么用处呢?而这390个死囚,那就是390个火种啊!哪个不说他的好话,哪个不以身说法,用自己的反省教育身边人?这些可都是死囚,是犯下死罪的。死罪,那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的主。把这些人都给管住了,社会上哪个还敢造次?
我们再说说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说,他是图的江山。你想,李世民东征西讨,打天下,能不死人吗?区区390人,那简直就是碾死几只蚂蚁呀,但是,他不杀,要留着他们做宣传。为什么?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扩大地盘过程中,已经杀戮得太重了,《西游记》里面还要写李世民因为杀戮太重,才有了派人西去求经的想法。正是因为杀戮太重,农村之中,很多的男人都死于非命,农村缺劳动力啊,社会底层动荡不安,急需要建立起一种威信,来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使得国泰民安。你想,他为什么在执政六年之后才做这个事?因为他执政之后,还有很多更大的事要忙。他得先把父亲和哥哥那班子人都收拾了,稳定了统治内部的局面,才能由上到下,想到安抚民心是不是,这样的话,他就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和后方,腾出手来,稳定农村社会局面。这390个人,就是这一招棋里面,最为高超的棋子。所以说,李世民,并不是贪图名声的人,他是很实际的,他关注的,都是国家大事,要不说,他怎么是明君呢,你说是不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