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艺考生参加了统考,有必要再参加校考吗?
成绩,文化课,统考艺考生参加了统考,有必要再参加校考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艺考生参加了统考,有必要再参加校考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参加了统考,是否参加校考要结合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等情况具体分析。并且不同的艺术专业参考不同的成绩来分析。
以山东省美术生和编导生为例,在计算综合成绩时,美术生文化课成绩占30%、艺术统考成绩占70%;编导生文化课占70%、艺术统考成绩占30%。所以美术生更看重艺术成绩,编导生更看重文化课成绩。
美术生是否参加校考:
要看统考成绩如何,若统考成绩不错,凭统考成绩即可进入不错本科院校,那就不必参加校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上,不仅追求文化课过线,更要追求文化课取得更高成绩。若统考成绩一般,无论文化课高低,都要参加校考,争取更好的学校,对于统考成绩低的美术生,再好的文化课也都无济于事。
编导生是否参加校考:
要看文化课成绩。若文化课成绩很好,只要统考过线就可进入不错的本科学校,就不必参加校考了,把精力放在文化课上,追求更高的文化课成绩即可。若文化课成绩一般,无论统考成绩多高,都要参加校考。因为编导统考成绩占比太低,与文化课高分学生相比,再高的统考成绩也没用,所以文化课低,就要参加校考,可适当避开与文化课成绩高的学生竞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画室的老师最有发言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校考中冲他个无怨无悔?
是纠结是否值得冲一冲?
担心冲了是否有好结果?
艺考考场上,有的人成功冲到对岸,有的人没冲上去,有的人中途放弃,有的人还没开始就举白旗了…….
或许你还在纠结,那我们就直接上背景吧:
改革之后,校考的学校数量明显减少了,留下校考这个项目的大多都是比较有实力的高校,比如说九大美院。
像我所在的壹零陆画室,老师在改革变化后也经常聚在一起聊,想该怎么去引导那些想去校考的同学?怎样去辅助那些纠结是否要校考的同学做决定。
虽然政策改革,但对于我们而言,有的事情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下面提出可以看看我们的一些想法。
首先呢,面对这个选择,你可以不要太着急。
有条件话可以独处一会儿问问自己:
现在情况是什么?理想目标是什么?
如果说你是一个对自己文化课成绩没有把握的人,那么校考证如果拿到了,但文化课成绩不行依然是不能考上,如果文化课成绩还可以并且画画水平也可以,其实是可以考虑往校考方面走一走的。
这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主要是分析自己适不适合校考。
下面有三个区分维度:
一是自身情况,这个从平时的绘画、老师的评价、同学间对比,或者说从考试的检验可以看出自己绘画大概是什么水平。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考美院?
美院真的并不是说你有灵性就能进美院,你看国美的阅卷就是一排排卷子铺在地上,老师第一眼概括的看分档次。
考美院肯定是需要基本功和画画基础的,而且很多时候同学自己以为的有灵性,其实未必,可能是是野路子,可能是对画画理解不到位。
有灵性的评判标准又各种各样 可能是突出的色感,突出的造型能力,突出的画面感受等等,但是绝对不是孤芳芳自赏的那种有灵性,并且由于这个判断因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依然会在校考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仍然要以基本功和所靠院校偏好风格为主。
如果文化课成绩本身很不行,那么就要考虑自己,就算拿到了资格证,接下来的三个月文化课能不能够得上的问题。
如果文化课分数不行,那么就建议适当降低标准,寻找自己给匹配的一些其他艺术院校或者综合大学里的相关专业。
最后,选择了之后就坚定地走下去吧,我们真的不需要用一天来决定自己之后四年的规划。
很多人在校考准备期的问题,不是不想画好,不想成功拿到证,而是太想成功,于是操之过急,反而走了一些捷径,而捷径你懂的,虽然一直说它是最远的路,但总有人会被迷了眼。
这里说几个常见的误区供参考;
一个是不停画画,没有休息,这也是我当时在准备时犯的错误,比如午饭时间大家都去午睡去放松,我依然在画画,但是如果不劳逸结合,对自己接下来画画质量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一个是因为急于求成,所以有一晚上就能画好的心态。比如希望明天就能把画画的卷面分从80分提到99分,结果当然是一晚上不可能的,这和天赋没有关系,哪怕是在对美院校考的准备中,就我观察真正有天赋的人,也并没有占多少。
合适的方法和科学训练,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后,你也不要着急,这个选择很重要,但也不是做错了就完球~
用更平和的心态做出对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选择,并且记住落子无悔,真正细致的推敲。
决定好了,那就去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如果发现自己真的做错了,亡羊补牢也当然来得及。
主观上还是要保持自己一个平衡的心理状态。
如果心态失衡,有急于求成的心理,那么很容易形成浮躁的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