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脾胃不和吃什么药?
脾胃,不和,虚弱脾胃不和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脾胃虚弱的预防
保持心情愉快、乐观,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及心理状态。《内经》里“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等,讲的就是因情志失调而发病。
戒烟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过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失调、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
慎用对身体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激素、阿司匹林、抗凝药等等。又或者是过于苦寒的药物,如龙胆草、苦参、黄连等,都要谨慎食用。
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脾胃虚弱治疗方法
蹲马步: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
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可视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巩固下盘,强化下半身肌力,促进肠胃蠕动。
按摩腹部: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锻炼。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100~200次。
艾灸:在家可用艾条箱,把艾条放进箱中,放在肚脐上,正好把肚脐(神阙穴)、上脘穴(脐上5横指)、中脘穴(脐上4横指)、下脘(脐上2横指)全覆盖,用艾的药力和热力健脾益胃。还可灸足三里,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万能穴。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点按中脘穴。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脾胃不和,一般多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食欲不佳,大便溏薄,反酸等消化系统的问题,一般常用的药物有健脾和胃。常用的药物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等,具体的应该在医生的面诊下综合评估,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合理性的诊疗用药,饮食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脾胃不和,如果不是太严重的话,还是不建议吃药的,因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则不吃!其实可以通改善饮食习惯、艾灸、运动、按摩、针灸、食疗等方法改善自身体质!
脾胃功能较差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打嗝、便秘、腹泻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保持思维的畅通是维持脾胃健康的首要条件,经常艾灸可以让脾胃保持畅通,调理脾胃!
艾灸可以选择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肚脐中上4寸,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可以治疗一切胃部疾病,再则腑又会于中脘,腑既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这些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中脘穴!
还有艾灸足三里也很好,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因为合治内腑,还有梁邱穴、建里穴、关元穴、天枢穴、背部的胃俞穴、脾腧穴等采用温和灸,把艾柱点燃距离皮肤3~5厘米,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天一次!这些腹部穴位还有腿上的足三里还可以自我按摩调节脾胃功能!
食疗可以吃一些甘味的食物,因为中医里讲甘味入脾,比如山药、红薯、栗子、山楂等。
还可以通过运动来强健脾胃功能,因为脾主肌肉,锻炼可以加强肌肉的收缩功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药调理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药要慎重,现在的中药还不如古时候有效。尽量少吃药,身体的自愈能力很强一般的疾病都可以自愈!晚上不吃饭或者提前二三小时吃晚饭,多运动步行一小时或更长。一两周身体就会有所改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戈氏六妙养生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讲,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运化,降浊,统摄血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脾胃不合常出现消化功能紊乱,饮食纳差,腹胀,乏力,情绪不好大便稀溏。治疗以消食健脾和胃为去。方药用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健脾丸,注意生活调节,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要熬夜,戒烟限酒。适量运功增加体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