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晚清若没有慈禧,甲午战争可以打赢吗?
日本,甲午战争,慈禧晚清若没有慈禧,甲午战争可以打赢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晚清并不是没有能臣干吏,光绪也不昏庸。若没有慈禧骄奢淫逸,中日能否在历史转折点上一争高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清要是没有慈禧,连甲午战争都不会有,更别说什么打赢不打赢了。
清朝本来在鸦片战争就已经一蹶不振,在二十年后接连遭遇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更是到了灭亡的悬崖边。那么它能继续苟延残喘五十年的转折点在哪里呢?在咸丰驾崩、同治上台、慈禧垂帘。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所谓的能臣干吏,也需要别人来挖掘。挖掘他们的,正是慈禧太后。有一说一,在她执政的前期,慈禧是能够任命一大批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的。这些人包括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正是这些被称为“中兴名臣”的人,帮清朝顶过了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如果没有慈禧,可能大清早就在内忧外患之中亡国了。倘若大清没了,那么甲午战争能不能爆发都两说。因为如果英法灭亡中国,中国会怎样未可知;如果太平天国得国,按照他们的短视,既不会发展海军,也可能会直接放弃朝鲜乃至东北,旨在吞并朝鲜半岛的日本人也就不用和中国人在海上和陆地上都打一架了。
有一说一,慈禧确实导致了甲午惨败;但是没有她,我们甚至连打这一仗的机会也没有。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没有假设,清朝从乾隆后期已经走下坡路,清晚期已千疮百孔,落后的统治已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有慈禧要完,没有慈禧也要完,纵观世界,西方和日本已进入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清还封闭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战争只是挨打的一部分,从国力和战争准备,清政府是不如日本。历史证明,英法联軍,八国联軍,日本鬼子,都来侵略中国,妄图瓜分中国,那段历史中国人的耻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接回答问题,不可能,而且很可能更糟。
这里不是为慈禧洗白,毫无疑问,慈禧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近代国家统治者,19世纪后半页,清王朝的屈辱衰退,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难辞其咎。
但是,如果以评价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能力作为评价标准来说,慈禧还是不错的。在慈禧和一批满汉权臣的合作下,清王朝熬过了咸丰时代这一“最黑暗的时期”,内部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和回乱;外部在西南勉强扛住了中法战争并收复新疆,这可以说是帝国最后的余晖了。
然而,当面临更强大的敌人——日本(日本和英法俄不一样,它是将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围攻)的时候,清朝这种“强化版封建王朝”是根本应付不了的,所以甲午的惨败也是历史的必然。这,并不是慈禧能够改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894~1895年清日甲午一战,中方惨败。从朝鲜半岛一直败到辽东半岛,洋务运动的果实~北洋水师也灰飞烟灭。1895年2月日军兵锋已直指山海关。眼见清军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大清国已是危急存亡之秋也。
原先观望战局的列强们又纷纷表示,清军若继续同日本死扛下去,一但战事延迟不绝日本必定会被拖死。
此时的日本其实已是外强中干,一线的士兵也仅能吃到白米饭加味增。缺乏维生素摄入,军中脚气病流行,日军病死人数远高于战死者。仗打到明治二十八年日本国力已严重透支,经济崩溃已然在目。日本最希望尽快同清国谈判,逼清廷赔款,割地好给濒死的日本输血。
至此紧要关头实际掌控清政府决策权的慈禧太后却急着要与日人媾和。当时清国十八行省之督抚听闻慈禧准备签定马关条约当即有10位封疆大吏表态决不同意,力主朝廷迁都再战。刘坤一态度犹为激烈,坚决反对与日人议和。只可惜慈禧被打怕了,还有他怕再打下去满清会和日本同归于尽,南方的汉人督抚势力将起而代之。
于是乎日本人得到了台澎获得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还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慈禧、李鸿章必须要为甲午战败担责,这是历史事实,不容诡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即使没有慈禧,甲午战争清庭也会失败,只是早晚而已。甲午战争可以这样说是以李鸿章一人之力来抵抗日本举国的入侵。
二、甲午战争时,清庭既没有清晰战略目标,也没有相应的情报,不了解日本的真实意图。此时的清朝正沉寂于天朝上国,日本只是尔等小国,不足为惧。殊不知,此时的日本战略目标非常清晰,经过明治维新后,今日之日本也不是昔日之日本。清庭上下没几人认识到日本的实力。
三、此时的清庭政治体制腐朽,党争不断,顽固派与洋务派争执不休。作为帝师的翁同龢更是缩减北洋海军军费,致使北洋海军自建军之日起不在新增一舰一炮,把北洋海军当作李鸿章的私人军队。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君臣上下一心,只为打败清国,全国募捐购买舰炮,甚至明治天皇一天都只吃一顿来支持这场战争。从两个国家的人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就能看出清庭必败。甲午战争爆发后,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李鸿章以一人之力来抵抗日本举国的侵略。
上一篇:大学生在宿舍里学习靠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