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给小孩正确的灌输性知识?
孩子,性教育,自己的如何给小孩正确的灌输性知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现处一个网络信息快捷的时代,获取信息也十分快捷方便,很多的这种关于性的信息,在网上即使不主动去搜也会弹出来。
那么家长在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也应该淡定的平静地去跟孩子解释,告诉孩子,这些东西现在不应该去看,不可强制打压。因为你越打压越躲躲闪闪孩子越会好奇
,越会觉得这是个什么奇怪的东西,爸爸妈妈会这么紧张?
所以呢,家长最重要的一个态度就是一定是平稳的情绪,不要大惊小怪,淡定淡定,再淡定。
那么我们也希望在学校层面能够开展一些这个孩子性教育方面自我保护方面的课程,那么家校配合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健康的成长。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国家心理治疗师黄孜孜
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希望将我所学以及咨询中所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更好地生活。有问题也可以给我留言,欢迎大家点赞,关注,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我们都知道,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经常会有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孩子现在3岁,就开始性教育,会不会太早了”“也有家长说:孩子到青春期了,是不是可以给他进行性教育了”。那么到底性教育应该是从多大开始呢?
很多人认为是从青春期再开始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么?其实不是的,如果青春期再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话,就晚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是有叛逆的心理,这时候父母你跟他说这个事情,前期没有任何的铺垫,孩子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孩子也就不会听你说了。
事实上,性教育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了。比如当孩子问你:“我是男孩还是女孩”,这时候你就要认真的告诉他,你是男孩或你是女孩了。这个时候就是进行性教育的机会,正确地教孩子关于性别的问题,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还可以买一些绘本回来,借助绘本再详细给孩子解答这些问题。
特别值得家长注意的事情是,我们在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要觉得这是个羞耻的话题,有的家长真的就是谈性色变,孩子问的时候,就遮遮掩掩地给孩子说,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感觉,这个话题是羞耻的,从而导致孩子有抵触的心理。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坦然地跟孩子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去年北京朝阳区一红蓝幼儿园园长及其老及其同事群体猥亵幼童!!!!给孩子喂不明白色药片!!喝褐色糖浆,打针注射液体等。这太可怕了,无论父母多么努力也无法做到24小时无缝隙贴身保护。孩子总有独处落单的时候。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普及性教育离性侵害,很重要。
第一经常告诉孩子,哪里是自己的私隐。平时是任何人都不可以看,不可以碰,除了妈妈帮冲凉的时候,医生是要检查身体的时候。
我最近看过一个视频,是美国的: your child 机构制作的儿童性教育视频。通话内容简单易懂又实用有效。强烈推荐和孩子一起看。讨论让孩子操练起来用起来辨别坏人保护自己。在腾讯视频搜索一下会有。
1.教孩子识别坏人。对于坏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在他们的眼里坏人都有大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我们就可以告诉他坏人并不等于“长的坏”,有的人甚至长的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礼物。怎样才能识别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2.教孩子认识隐形部位,警惕5个警报。a.如果有人要看你的私隐部位,或者让你看她ta的私隐部位,叫“视觉警报”。b.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c.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d.如果与陌生人在一起,叫“独处警报”。e.特别要注意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拥抱警报。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她做出五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坏人,要勇敢的对他的行为说no。
3.教完五个警报后,可以提问测试哦。直接上图看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Mr禾,专注自我成长的的俩娃妈,感谢悟空的邀请。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人把从前大家避讳不谈的性教育问题过分夸大,甚至到了让部分家长感觉很焦虑的程度。所以,在这方面焦虑的家长,应该调整心态,因地制宜的去应对,下面5点建议跟各位家长分享。
1、两岁时,让孩子分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应该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让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还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性别是无法更改的,从妈妈怀着他们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家长要明白,教育男孩子和教育女孩子是有所区别的,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一个固定的认识。
相反,如果孩子们认为自己的性别可以通过某种力量得到改变,那后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个别父母总是表达出希望改变孩子性别的意思,或者有明显的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倾向,这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少麻烦。
有些父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来给他们拍照,有些时候人们会以男孩来称呼一个长得像男孩的女孩,这样做其实是对孩子们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而这些伤害家长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上一篇:存款30万,月薪在1万左右,想买二手的A6L、奔驰E系或保时捷718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