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
孩子,自己的,东西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妈妈的这番话,在 Twitter 上获得了近30万的点赞。
或许有人会反驳,觉得分享是一种美德、风度,也是一种品质,这样的行为比起来就有些\"小家子气\",更何况仅仅只是一个玩具,为何不干脆给人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大方\"?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样别人拿了自己玩具就\"不乐意\"的行为,多少看起来会有些自私,而显然,那些会分享的人会显得更容易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那到底该不该引导孩子分享呢?
一提到这个问题,家长们就难以抉择:一方面觉得强迫孩子分享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又担心不引导孩子分享会教出唯我独尊、不懂礼貌的熊孩子。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这么难。
我们在讨论\"该不该引导孩子分享\"时,首先应该要清楚的是:物权意识的建立才是分享的前提。
只有我们的孩子拥有了物权意识,那分享才是有意义的。
什么是有物权意识呢?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明确知道自己有权利支配属于自己的物品。
当然,在形成物权意识前,他得先明白什么是别人的,而什么是自己的。
例如,他的奥特曼、玻璃球、漫画书等等,是属于他自己的,那如果有其他人要用这些东西,就先要获得得他的同意,这就是孩子物权的体现。
而爸爸的手机、妈妈的裙子、爷爷的老花眼镜是属于他们的,如果小孩想要玩,也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像公园里的滑滑梯、公交车上的座位,是公共场合的设施,不属于某一个人,想要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必须按照公共秩序轮流来使用,先到先得。
这就是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孩子的物权意识。
只有孩子明确了自己的东西有哪些,有哪些东西是自己有权利决定他们的归属的,这样能由他们自己做决定时,分享才是真心的,也更符合我们引导孩子们分享的目的。
然而,这样的道理并不是谁都懂,直到现在,我们也仍能看到许多家长强行引导孩子分享的情况。
分享是一个大人喜闻乐见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确实会体现一个孩子的教养,当我们的孩子在分享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家长教得很好。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家教与素质。
如果孩子懂得分享,且愿意分享,家长会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遇到自己的孩子说\"不\"时会着急的要原因。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乐于分享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难道是我们家的家教不够好吗?为什么我的孩子却没有办法拥有这么美好的品质呢?
会产生这种想法,大多是因为我们没搞清楚分享的本质,它本质上是物权的问题,而并非礼貌的问题。
中国人自小就接受着\"做人要大方\"\"分享是一种美德\"的教育,以致于有时会为了维持礼貌而答应自己其实并不情愿的请求,也就是不会拒绝。
等自己当了家长,就会不自觉地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孩子。
家里来了客人,还没问自己孩子的想法,就先把玩具分了一半出去,分完之后还跟孩子讲:\"你要学会分享玩具给小朋友哦。\"
就是这样的做法,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侵犯了孩子的权利。
大多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玩具是孩子的,只有孩子才有权决定该如何处置他的玩具,而一切不是出于主动的分享,都是在剥削。
只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分享\"他的东西。
强迫出来的分享,不但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能说明接受这样安排且没有怨言的孩子就是拥有了\"大方无私\"的品质,因为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孩子乖巧,没有反抗而已。
总之,面对孩子是否应该被引导分享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引导,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发展规律、讲科学地引导,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前,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孩子的物权意识,然后,尊重孩子的选择。
科学合理教养,轻松有效育儿。我们是轻听树下,致力于解决一切育儿疑难杂症!和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家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享这件事,不同情况不同年龄要区别对待。
在分享之前要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没有物权意识,一味要求孩子分享,孩子可能会委屈自己、或者认知度不够造成无法拒绝别人的人。
0-3之前就是培养物权意识的最佳时期,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随意拿,拿别人东西必须征得主人同意才行。低龄儿童的分享意识是先建立物权意识,再用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分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大一点的孩子就需要把主动权交由孩子自己,分享和不分享都取决于自然后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都会分享,分享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能分享别人的快乐和情感。分享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生活美德,其实生活就是学堂,在幼儿生活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让幼儿理解分享,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环境的意识。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这样幼儿的分享才会从心底发出。
幼儿在家都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从小养成成任性,霸道、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其实家长不需过于保护。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榜样,如;平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谦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多关心,帮助别人,让幼儿觉得生活中充满爱,如;借给别人需要的东西、在外面不要随便掉垃圾、有好吃的分享别人,为幼儿做出好榜样,幼儿才会与人分享。
分享后的称赞幼儿渴望别人的赞赏,平时多鼓励,有小小的进步就大力表扬,让他喜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让妈妈如此快乐。这样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他会很容易回想起你上次的反应,也会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
不强迫分享幼儿也会有自己特别珍爱的玩具或图书,不要强迫幼儿与人分享。可以慢慢告诉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炫耀。有小伙伴来家里时,幼儿如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允许他提前收起来。如果没有,那么就代表他的玩具都是乐意让小朋友分享的,等小朋友真得要玩的时候,就不可以“小气”不给别人玩。这样很少会发生因为抢玩具而闹的不愉快的事了。
上一篇:有什么工作能够躺着就能赚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