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南阳还是襄阳,有哪些依据?
南阳,襄阳,隆中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南阳还是襄阳,有哪些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种说法认为南阳就在现在的襄阳市,三国演义明确写过;另外一种说法,说南阳其实是在河南的南阳市!南阳市有诸葛亮当年茅庐的遗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去的南阳和今天的南阳始终是华夏的一片热土。三国时期的南阳虽然多为泛指,但一般以现在的河南南阳为中心,以山水秀美、世外桃源而著称,民风淳朴,文化厚重,隐于乱世,安然祥和。诸葛亮大师选择此处隐居,除了清静思谋,也便于在三国之中隙洞察时局和现状。他躬耕修道,却处江湖之远思天下大事,怀安帮定国之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中原沃土成就了誉名华夏史册的伟大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千秋功名,万代景仰,虽有不足,都也力挽狂澜,促成了三国鼎立,更推动了西南蜀地的发展。
今天的南阳仍然是山美水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记得曾有著名的“南阳作家群”,同样忧国忧民,以辛辣的笔锋,让世人皆知。
历史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当今没有必要为南阳诸葛庐的具体地点争得个面红耳赤,它就在南阳山中,以不朽的文化地标隐形而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说纷纭,可大家都在尊重历史。无论我们今天怎么争议,都必须以历史记载为证。无论争议的是南阳还是襄阳,很显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从其诸葛亮本人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今天的我们不能拿历史开玩笑,不管是为一方水土经济开发而言。切记历史终归是历史,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有半点耳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师表》是诸葛亮自己所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他自己明确说了自己躬耕在南阳,为什么还要争论“他到底在南阳还是襄阳”这么无聊的问题呢?吃饱了饭没正经事干吗?难道谁比他年纪还大,是看着他长大的?
至于三国时期的南阳,到底指今天的南阳还是襄阳,那么多历史专家还查证不清吗?如果真弄不清楚,那就把历史专家们派去当面问问诸葛亮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南阳乃汉时之南阳郡,非今日之南阳,亦非今日之襄阳。南阳郡辖区广阔,人口众多,乃当时天下第一大郡,郡治为宛县,即今日南阳宛城区。至于诸葛亮在广阔的南阳郡哪个地方耕种,这就得问他老人家了…[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些文化不自信为了利益篡改历史的蛇鼠一窝都不怕孔明先生夜里去问候你们呢?
中原大地有很多历史名人和古迹,除了诸葛之争之外,还有很多名人陷入外省之争,据我所知的比如说,袁世凯祖籍,炎帝陵这两个外省也有争论,当然还有其他的。
总之我想说的是,缺啥吆喝啥!这句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准确的!历史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河南省供应了全国十分之的粮食产量,国家对河南的定位就是农业大省,是国家民生稳定的基石!所以河南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住耕地红线,而没有去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
中原大地太多名人和典故了,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经历了很历代先辈的证实,而不是随便都能篡改的。只有历史文化不自信的地方才会去做这些无稽之谈,贻笑四方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只要知道今南阳市在诸葛亮躬耕时叫宛县就行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是包括宛县在内的南阳所有地方。而各地地方志清楚的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邓县隆中,而现在隆中被襄阳管辖。躬耕于南阳没错,但地理方位却离襄阳很近却不被襄阳管辖,就像现在的河北有很多地方离北京,天津很近却不被北京,天津管辖一样。今南阳市区(宛城县)虽贵为南阳郡治所,管辖邓县隆中,但隆中地理方位却不在宛城,就像石家庄虽贵为河北省会但河北很多地方古迹却不在石家庄。今南阳市区有卧龙岗是纪念诸葛亮的纪念性建筑,从元代开始就有记载,南阳郡邓县隆中诸葛亮躬耕地从晋代就有记载。从历史记载上隆中躬耕地比卧龙岗纪念地早了几百年。另外大家只要相信历史记载,相信权威部门认证即可,不用纠结一些民间争论。不管诸葛亮躬耕于哪里,都是智慧的化身。
上一篇:什么是谥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