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孩子害怕时,逼迫孩子面对就能让孩子勇敢吗?你怎么看?
孩子,害怕,家长当孩子害怕时,逼迫孩子面对就能让孩子勇敢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孩子害怕时,逼迫孩子面对就能让孩子勇敢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四岁的中国小男孩站在菲律宾长滩岛“跳海”的十米跳台上,底下簇拥着大批外国人拿着手机一边拍照一边为小男孩叫好。小男孩对站在跳板另一端的父亲说爸爸我有点害怕。做父亲很害怕的死死抓住跳板旁边的扶手对他说“儿子我比你更害怕,不过我觉得你可以的,如果你觉得实在太害怕了我们回去练练再来,你已经跳过七米跳台了已经很勇敢了,不过你敢跳爸爸也敢,你决定吧!”。孩子鼓起勇气按照教练说的动作跳了下去。底下一片叫好声…
那个父亲就是我,我当时跟着跳下去时我害怕的连要死的想法都有了。
后来那个教练对我说这是他工作几年来敢从这个跳板跳下去年龄最小的孩子。弄的我还不知道是不是跟人吹牛了的说在我们中国敢来跳的大把这样的孩子。
让孩子勇敢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1、循序渐进。孩子有可能越逼越害怕,而且有可能会怨恨家长。我儿子跳十米跳板前我花了一年时间做准备。首先带他学习游泳,让他喜欢水,然后去长隆带他滑那种入水的滑滑梯,一直滑到最高的那个。还要跟他一起反复练习入水的动作。没有准备去冒险那不是挑战那是摧残。
2、承认恐惧,带着害怕去挑战。因为我本人有轻度恐高症,所以每次我都会跟孩子说我很害怕,让孩子觉得害怕是正常的但不代表不敢挑战。只有认识恐惧才能克服恐惧。
3、想办法让孩子鼓励你。每次要上比较高的滑滑梯时我腿都是软的,我都会问儿子我到底上不上,有时孩子为了鼓励我就扶着我上去,然后站到对面给我挥着小手鼓励。每次我挑战成功他都非常有成就感。所以有时候家长适当的示弱并不是坏事,尤其是对男孩。当然我不是示弱我是真弱。如果不是想锻炼孩子的勇敢和自信我打死都不敢上十米跳台。这个让我觉得做个好爸爸太不容易了。
所以孩子的胆量不是逼出来的,是有的放矢,是鼓励,是接受恐惧,也是敬畏之心的经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的心理时,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不勇敢、太娇气,孩子胆小就应该严厉的训练他(她),训练多了,孩子自然就胆大了。特别是男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因为某件事情表现出害怕的心理时,家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都这么大了,还是个男孩,男孩就应该有男孩的样,就要勇敢,你怎么老是这么胆小?你看看别人女孩都比你勇敢!”然而,类似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很有可能会觉得家长一点都不理解他此刻的心情、感受,越是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孩子,心里就越没安全感,心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般来说就会越胆小。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点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01.理解孩子害怕的心理。
先不说孩子,作为成人,我们也一定有因为某件事情感到害怕的时候吧?!试着问一下自己,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心里真的觉得害怕时,我们是希望这个时候有人对我们说:“这没什么好怕的!不要那么胆小嘛,尽管去做好了!”还是希望听到有人用理解的语气对你说:“是啊,做这件事情如果心里没底、没有经验,是会让人很紧张的。我第一次这样做时,心里也很害怕呢!”
我想,一定是听到后者说的话,会让人觉得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心里也会更舒服吧?!
孩子因为能力功能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于这样的感受和反馈会更加敏感和在意。所以,不管是几岁的孩子,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家长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此刻他们心里的真实感受。
当孩子害怕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看你真的是很害怕!妈妈也有这样害怕过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有人理解他的感受。
02.觉察反思以往对孩子养教模式,发现可能导致孩子变得胆小害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和引导。
在有些家庭里,家长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孩子所谓的“独立性”和“勇气”。
这种家庭里,家长往往很少给孩子抚慰、陪伴、拥抱等肢体接触。在孩子能力还不足时,家长就一定要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处理任何事情,并在孩子遇到困难、挫败、失败时,也不给孩子提供任何的安抚和帮助,或是在孩子做事的质量或速度达不到家长心目中的期望和要求时,就开始指责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短期内看似可能做事能力比同龄孩子要强,但是,因为从小没有得到过家长足够的爱和呵护,心里的安全感很是缺乏,外加做不好事情就会被指责,所以,他们很害怕自己做的事情不够好,而且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只要别人说他做的事不好,他们就很难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保持信心和自信,表现出来的就是做事畏缩没自信,胆小害怕。
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让孩子变得真正自信、勇敢,家长就要多给孩子一些支持、陪伴,平时多和孩子进行一些肢体接触,和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在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要多给予孩子合理的支持和帮助,在孩子做不好时,对孩子表示理解,先协助孩子一起做,并鼓励孩子,相信他一定会越来越好。心里能感受到支持和爱,有满满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激发出内心真正的勇气和信心。
有些家庭则正好相反,孩子从小就被家长过度保护、溺爱,把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统统替孩子包办了,孩子想自己做点事情时,家长总是以“你还小,还不会做!”或是太危险这样的话来阻止孩子自己动手,这样的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护,和家长的情感连接也很到位,但是,由于孩子一直是被照顾呵护着的,缺乏自己动手和锻炼的机会,潜在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自己自身的能力不足,也会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多给孩子创造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同时还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一块小手绢,让他在你的帮助下自己把手绢洗干净,或是在你打扫卫生时,给他准备一块抹布,让他帮助妈妈把桌子擦干净;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在每天准备做饭时,在妈妈的指导下帮助妈妈切洗一些容易切洗的菜,通常情况下,孩子是很享受和妈妈在一起愉快互动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又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孩子帮忙做事的能力,只要孩子自己有能力了,心里的自信和勇气也就会被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