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85式军服是中国军队统一装备时间最短的军服,为何仅仅使用了3年时间?
军装,军服,军衔85式军服是中国军队统一装备时间最短的军服,为何仅仅使用了3年时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5式军装是为了实行新的军衔制度的过渡军装,使用时间短也是正常的。其实本来是不存在85式军装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军衔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军委领导决定成立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同时着手新军装的样式。第一次是计划1982年恢复军衔,但这一年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基本建设工程兵建制,这两个兵种集体转业,同时决定将担负国家内卫执勤任务的人民解放军改编为武装警察部队,恢复军衔制推迟到1985年。随后,中央军委决定全军进行精简整编,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决定待裁军精简任务基本完成后再授军衔。同时,因为第一次军衔制期间的军衔等级设置过多,并且在近十年的实行过程中弊端很多,决定彻底割裂1955年的军衔,重新制定军衔等级和职务编制军衔。
中央军委原本决定继续穿着红五星红领章的65式军装,待授衔后再换装。但是在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式上,受阅部队率先穿上新军装亮相,全军对新军装翘首期待。军委领导决定在1985年5月开始换发新的军装,作为实行新的军衔制的过渡军装。换装时,部队都知道即将授予军衔,因为在下发全军的换装通知上有这么一句“军以上干部的大檐帽帽带暂时为灰色,待授衔后将官改为黄色”(这些年有的电视剧出现85式军装,有的军级以上干部是黄帽带,只能说是导演的想当然,88年9月授衔,有的资历浅的年轻军级是大校,继续戴灰帽带,有少数资历深的正师级授少将,换为黄帽带)。
85式军装基本参照55式军衔军装,恢复大檐帽,副团职以上军官恢复了65式军装废除的毛料军装(其中师、团级为混纺毛料,军以上为纯毛),海军、空军领章色恢复55式军装时期的黑色和蓝色。军官佩戴领章和军种符号肩章,服装扣子改为八一五星图案的镀铜黄扣子。当时的志愿兵役制士兵(也就是现在的士官)的军装样式是军官的,与营以下军官穿着一样。义务兵只是换了士兵大檐帽和坠有军种符号的领章,军装还是黑胶木扣二个兜的65式战士军装。当时换发新军装后有个顺口溜“团以上换料子、营以下换扣子、战士换帽子”。
到了1988年9月正式授衔后,也只是军官先发了87式夏常服(这个服装到07式改名春秋常服),义务兵没有下发新军装,当年冬季也没有发放87式冬常服,军官和志愿兵的85式军装是有肩袢挂军衔肩章的,换领花和肩章就行了。义务兵只能把肩章缝在肩膀上,到了1989年5月义务兵才发了有肩袢的87式士兵夏常服,87式士兵冬常服是到1990年12月才下发的。91年5月下发夏季作训服,92年10月下发冬季作训服和87式大衣(此时全军士兵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新大衣,此前义务兵是没有属于个人的大衣的,退伍要上交),93年5月全军下发迷彩作训服,到这个时候87式军装系列才基本发放完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5式,是一套过渡式军服。
实行军衔制,是在1980年就定下了的,为了给百万大裁军让路,为了84年大阅兵,于是在当年的五月一日,全军开始换装一种过渡式军衔服装,时间不长只有三年。当精减任务完成以后,设计好的87式,换装就在1988年全面开始。而85式军装,做为历史的短暂瞬间,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虽说为过渡,那还是有许多特点的。大盖帽,绿肩章,红帽墙,铜钮扣,米黄色的长短卡其衬衣,以及师团职干部的混纺毛料,都给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吸晴,惹人注意,三军士气为之一震。当时前方将士正在南疆轮战,过渡式军装,有益于鼓舞官志斗志,应该说作用积极。
当你目睹1984年大阅兵时,你可以看到那昂昂的士气如虹,敏锐的记者通过他的镜头,记录下官兵的眼神,个顶个战斗意志旺盛。都说经过实战的军人不一样,他们在经过浴血的考验后,以洪亮的口号声震天安门上空。多年不战,一战奠定了改革开放时期边疆稳定。
看哪,他们多年不战,再战仍然生龙活虎,生出虎士如云,以自已的胜利之威,威慑敌胆,在鼓舞斗志的同时,正式吹响了改革强军的号角。
此次阅兵,拍了电影,发行了邮票,都铭刻在了历史记忆中,每次触摸,给人感受良深。于是,构成了这样一次换装画面,军校学员和志愿兵,与干部的领肩章根本不分,两团一队的领肩章又有不同。
说换装时间最短,三军听从召唤,闻令而动,一根指头一百万,说撤就撤,就这样完成了一次过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五式‘’军服是我军恢复军衔制的暂时过渡性质的军服……。
我军于一九五五年仿效苏联实行军衔制,从而着装了“五五式”第一代制式军服:这标志着我军开始趋于正规化建设。随着五十年代末期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以及国际‘’共运‘’出现的变化,中国开始准备从意识形态方面,与苏联彻底划清界限:抵制“修正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一九六六年上半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山雨欲来。于是,寓意着简约朴素,且具有强烈亲和力的“六五式”红领章红五星帽徽暨第二代军服,于一九六六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全军全部换装。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尼克松一行乘坐“七六年精神号”波音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我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着冬款“六五式”呢子大衣,在春寒料峭中整齐列队,欢迎尼克松在中美隔阂二十多年后的破冰之旅。尼克松也首次见证了这支精神抖擞,简约却不失独特军事美学气韵的军旅仪仗队。之后,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国门进一步对外开放,恢复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被纳入中央军委高层的议事日程。于是,作为为下一步恢复军衔制而过渡的“八五式”军服开始在全军换装。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央军委决定“八七式”军服定型并投入量产。一九八八年国庆节前夕,恢复军衔的‘’八七式‘’第三代军服在全军换装。之后,第四代“九七式”军服于一九九三开始酝酿和论证,于一九九五年定型并量产。一九九七五月一日,新组建的驻港部队首批换装暨试穿“九七式”军服。之后,全军又换装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制作的“零七式”第五代军服。
上一篇:乳腺肿瘤开刀,十年后复发右手肿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